步入盛夏,走在湖南郴州市宜章县的田间小路上,随处可见远处片片翠绿的烟叶在阳光下随风轻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泛起层层绿色的波浪,宛如绿色的海洋。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或弯腰采摘,或肩扛手提,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烟叶,搬运至烘烤房,编烟、上炕,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和谐的丰收景象。
图为烟农采摘烟叶
目前,宜章县4.49万亩烟田已全面进入烘烤阶段,“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烟叶烘烤多年来是制约烟农种烟效益增长的瓶颈,为提升全县烟叶烘烤水平、减少烟叶烘烤损失、增加烟农收入,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前周密部署,加强烘烤基础设施保障和烟叶烘烤技术指导,为烟农们烤出片片“黄金叶”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基础设备保障,开展烤房设备大排查,对全县烟叶烘烤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联合县电力公司对烤房线路进行全面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烟叶烘烤与供电保障常态化联系机制,科学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联合烟叶合作社、设备厂商成立烘烤应急服务小组,制定烘烤应急服务指导规范,确保烘烤故障在2小时内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设置电力应急管理点,配备移动发电机和车辆,确保电力故障1小时内发电到位,尽可能将各种故障导致的烘烤损失降到最低。
图为烟叶准备上烤
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线上通过“金叶夜校”、公众号、现场直播等方式强化烟农对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的识别能力,线下通过组织烟农座谈、烟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引导烟农根据烟叶长势合理采收烟叶。指导烟农做好鲜烟分类、分类编杆、分层装炕等工作,提高烤前烟叶质量。组建专业化烘烤队伍,通过职业农民烘烤师培训和认证等方式,培育专业化烘烤人才队伍,确保烤出的烟叶安全达标、质量过硬。
图为烟站开展烘烤师培训
“黄金叶”不仅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烟农的经济收入,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务工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在黄沙镇大凤村,许多年龄在40至50岁的劳动力选择留在家乡种植烤烟或从事相关务工,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大凤村村民程某四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他每天到烤烟种植大户家里帮忙打烟、装车等工作,一天能赚200多元钱。“现在自家的农活已经忙得差不多了,来这里打打工还能增加点家庭收入挺好的。”程某四高兴地说道。
在大凤村,许多像程某四这样的村民通过参与烤烟种植与加工,有效增加了家庭经济来源。五十多岁的黄某红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她一边娴熟地编着烟叶一边笑着说道:“我每年会来帮忙编烟,别看我年纪大,手脚不比年轻人慢,每天也能挣100多块工钱,一个月挣个几千元没问题。
图为烤好的“黄金叶”
片片金黄的烟叶象征着烟农们金色的丰收梦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宜章县将持续完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种植管理和烘烤技术水平,全力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烟叶成为烟农发家致富的“黄金叶”,以烤烟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周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