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进行时——成理青年深入响滩镇,践行振兴乡村教育

推普进行时——成理青年深入响滩镇,践行振兴乡村教育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08 18: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普通话,作为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普通话的普及,让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跨越方言的障碍,实现无障碍交流,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它不仅是日常沟通的工具,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普通话,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历史典籍、哲学思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成都理工大学“普语春风绿田野——成理青年赴响滩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响滩镇响滩中学,跟随同学们一起探索普通话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标准音的采集地。

此次推广普通话的活动,特别针对响滩镇6至18岁的儿童,覆盖了从学龄前儿童到青少年的各个年龄段。这项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面的语言学习环境,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普通话发音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6岁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普通话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语言潜能,培养他们的语言兴趣。张泽和张天意同学,作为今日的主要演讲成员,向同学们开展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推普演讲”。

张泽同学给大家分享了普通话的名称由来和其发展历程——普通话,全称为“普通話”,意为“普遍通行的话”。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由语言学家提出,旨在强调其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普通话的确立,标志着一个统一的语言标准在中国的诞生,它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交流,也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他在演讲中提到,普通话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普通话的起源可追溯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度量衡的统一,为普通话的前身奠定了基础。汉朝时期,儒家文化的推广使文言文成为官方书面语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主流书面语言。1923年,中国语言学会成立,标志着普通话研究的开端。1955年,中国政府正式确立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接下来,张天意同学在演讲中则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普通话标准音的采集地和形成过程。他首先指出,普通话的标准音主要采集自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北京话因其清晰的发音和独特的韵味,被语言学家视为普通话发音的权威标准。

张天意同学进一步解释说,普通话的形成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语言学家们深入研究北京话的语音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并对这些发音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规范。他们不仅关注发音的准确性,还注重发音的自然流畅和易于理解,以确保普通话的普及性和实用性。

此外,张天意同学还提到,普通话的标准音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优化和更新。语言学家们会定期收集和分析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的发音数据,以确保普通话的发音体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自然演变。

在分享的最后,张天意同学强调了普通话标准音的重要性。他说,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随着今天成都理工大学推普小分队在响滩镇响滩中学的演讲圆满结束,普通话的推广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普通话,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其深远意义和价值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普通话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让每一个中国人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门美丽的语言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构建和谐多元的社会贡献力量。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张天意 张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