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8-08 08: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与雄奇秀美的自然珍宝,共同铺展出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大美画卷。

前不久,“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彰显世界遗产保护的中国力量、中国贡献。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些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坚持“保护第一”,全方位守护文化和自然遗产。近年来,北京先后开展11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出一条长城保护的新路径;海南着力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以数字技术助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日常巡护、动物保护、资源监测正变得更“智慧”……

践行“传承优先”,在合理利用中推动守正创新。敦煌研究院建成“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并将30个典型洞窟的高清数据在互联网平台向全球共享,经典洞窟、壁画可随时在线观赏;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唐家河片区,不断加强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涵盖观鸟、观兽、观虫等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并为周边社区群众提供公益自然教育服务……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社会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千年文脉赓续绵延,灿烂文明生生不息。从大运河到良渚古城,从可可西里到梵净山……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瑰宝,愈发光彩夺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第一站就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观苍崖碧涧,眺层峦叠翠,研朱子理学,感慨而言。

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新征程上,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我们将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