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采收正当时。近期,湖北宜昌夷陵烟区500亩雪茄烟叶迎来采收高峰期,烟杆壮硕,烟叶嫩绿,成片烟田铺成绿色“地毯”,烟农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根据烟叶的大小、成熟度等,烟农们有序开展采收工作,并将采下的烟叶一摞摞放好,搬到晾房内初筛、编烟、晾制。
送技到田,科学助产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夷陵区烟草专卖局邀请雪茄烟种植专家开展“田间课堂”,从烟叶外观、声音特点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成熟采收的关键技术要点和烟叶晾制时的注意事项。自2022年试种雪茄烟以来,夷陵烟区从烟田土壤质量改善、雪茄烟叶育苗、大田管理到烟叶晾制、发酵的全环节,定期邀请烟叶产业相关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烟农送上“技术锦囊”,用科学为雪茄烟产业发展护航。
“靶向”培训,精准赋能
夷陵烟区黄花烟叶收购站建立常态长效培训机制,开设“烟农夜校”,提高烟农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水平。“我们现在采摘的烟叶大部分可以用作茄衣,也就是烟叶自下而上第3片至第10片是我们茄衣产生的主要区域。茄衣是雪茄的精华部分,要求叶面平整,叶片薄,支脉细而不突出,不能有任何破损,采摘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站长秦铁伟化身授课老师,向烟农们介绍雪茄烟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
夏日炎炎,酷暑当头。烟技员全程参与烟叶采收,在田间“手把手”教学判断烟叶成熟度的方法,把复杂的技术要求分解为简单的操作,用通俗易懂的话为烟农释疑解惑。烟农们按照讲解的采收标准,有序在田间开展采收工作,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裳,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蓝图绘就,乘势而上
采收后的烟叶一筐筐运输至晾房内,烟农们先剔除出烂叶、病斑叶、破损叶等不符合要求的烟叶,按叶片大小、叶面平展度及支脉粗细等因素进行鲜叶分组编秆,再均匀排列,从上到下逐层逐面装满晾房,一片片宽大的烟叶悬挂在晾房里,散发出浓浓的香气。今年,夷陵烟区计划收购1000担雪茄烟叶,茄衣茄套产出率将达到25%左右。预计到“十四五”末,夷陵烟区可实现年产2000担优质茄芯、400担优质茄衣、农民增收800万元以上的雪茄种植产业目标。
“今年是我第三年种植雪茄烟,从开始的5亩到现在的60亩,在烟技员的指导下,种烟我越来越有经验,烟叶管理也越来越好,今年估计亩产收入比去年要高出一千多块钱呢。明年,我还想继续多种一点,有政府、烟草部门的支持,我对种雪茄烟很有信心。”烟农文锐成开心地说道。
作为新烟区,夷陵烟区立足实情,充分发挥烟区优势,致力于推动雪茄烟产业成长为兴农富民强镇的产业,真正成为烟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下一步,夷陵区烟草专卖局将持续践行“烟叶抓龙头”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助力雪茄烟叶高效生产,助力乡村振兴,让烟农们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郑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