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深入开展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查螺工作

南安市深入开展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查螺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7 15: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筑牢居民健康防线,南安市疾控中心组织血防人员深入南安市水头镇曾岭村和星辉村等历史有螺地区开展钉螺复查工作,共复查螺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未发现有钉螺存在。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有钉螺存在的地方就有发生血吸虫病的风险。“每年的4—6月是钉螺活动较频繁的时间,也是查螺灭螺、预防血吸虫病的最佳时机。”南安市疾控中心地慢科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6月11—20日,南安市疾控中心同当地查螺队伍,每天深入河道、沟渠、水田等钉螺易生长繁殖环境进行地毯式搜寻排查,对水头曾岭村和星辉村历史有螺点进行定位,摸清历史螺点现状,并做好查螺日志记录和照片拍摄,严防“查漏”和“漏查”现象发生。螺情调查的结果显示南安市的血防工作仍继续保持符合传播阻断标准要求。

据介绍,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历史上在南安市曾经猖獗流行60余年,广大群众深受其害。1957年南安市(原南安县)成立血防组,多次对主要流行地区进行全面普查,确定南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官桥镇的曙光、九溪村,水头镇的曾岭、星辉、文斗、呈美、劳光、仁福村共8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钉螺主要孳生在与厦门市同安区交界的大帽山水系,查清钉螺覆盖总面积493044平方米。

在查清螺情病情,明确疫区后,县、街道、大队三级均成立血防领导小组,组建血防专业队伍,制定防治计划,每年开展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和环境改造工作。先后组织了15000人参加的“送瘟神”战役,大打灭螺的人民战争。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战,1979年以后南安市未再发现钉螺。1983年经原福建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宣布南安县实现消灭血吸虫病目标。为了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保持血吸虫病的传播阻断状态,1984年以来,南安市每年开展螺情监测均未查到钉螺。

除了开展查螺工作外,南安市疾控中心每年还开展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主动监测,对来自和往返血吸虫病流行区(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广东、广西及上海等省市)的人员,重点是外来从事农作物种植和收割、水产养殖、水上捕捞以及工程建设的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吸虫感染筛查。对筛查发现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份三片)开展病原学平行检查。

同时,每年开展多种形式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活动,提供寄生虫病咨询、预防和诊断服务。南安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成效显著。(图片由胡四群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