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兴源村,扶老携幼筑未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07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时代的浩瀚长河中,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青年学生,作为这股力量中最为鲜活与跃动的部分,其视野的拓宽与心灵的觉醒,是国家未来希望的灯塔。为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24年7月5日,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同行铜鼓,青春筑梦未来”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前往铜鼓县永宁镇兴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健康守护行动。

在这次活动中,队员们投身火热的暑期社会实践大熔炉,不仅为村民义诊,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还慰问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为兴源村送去关爱和温暖。实践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服务中快速成长、在沟通中体现人文关怀,医学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得到了双重提升。

义诊进村落 服务暖人心

实践队伍进驻兴源村时朗日普照,碧空如洗,白云缓过,恍若仙境。江西有很多像兴源这样的村落,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及儿童留守村中。村子里只有少数家庭可自行前往县级及以上省市级医院就诊,很多空巢老人患有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梗死等疾病,由于出行不便,缺乏疾病定期随访经历,均由村干部或亲友为其代买药品进行不规范治疗。

当淳朴的村民们遇见前来义诊的医疗队伍时,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满心感激地欢迎着这些专业医生的到来。

“我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救助病患的使者,见到他们充满期盼的眼神,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义诊队伍中,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廖岚,她耐心细致,态度亲切,为村民检查口腔、询问病情,并专业地给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实践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为村民健康问题答疑解惑。在交流中非常注重普及医学常识,叮嘱村民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为预防常见的疾病,提供初步的健康咨询和建议,做到防患于未然。

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已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为实地调研空巢老人心理、身体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逐户走访村中老人,亲切地和他们聊起了家常。听他们讲述经历过的风霜雨雪,倾诉久居心中的烦恼,感受到老人们对健康、亲情和关爱的渴求。

骄阳似火,实践队为老人晾晒被褥和秋冬的衣物,晾衣绳上的被褥、衣物,吸饱了阳光的味道。这种温暖的传递,督促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传递健康与关爱,当作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愿以我心灼热,暖你半亩心田。

为实地调研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走进留守儿童内心世界,实践队来到兴源村儿童综合教育服务中心,与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互动。

“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而医护救援人员通常无法及时到达,因此,如果现场能有人实施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就能尽最大可能争取时间,挽救生命……”兴源村山清水秀,河道密布。在炎热的暑期,经常有青少年下河嬉水,时有危险发生。实践队员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模拟演示,加强与孩子互动,教给他们溺水救援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真实案例教育孩子们自觉远离危险水域。

 实践队还给留守儿童开展了常见慢性病科普,引导孩子了解“三高”以及常见降压药、降糖药等常规药品使用方法,教他们学会使用简易电子血压计。在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抢答,给我们带来重重惊喜。

老鹰抓小鸡、扔沙包、五子棋、气球、搭积木……陪他们游戏,感受游戏中的童真童趣;看他们绘画,用色彩表达心灵的隐秘追求。实践队员们携手留守儿童,传递了温暖与希望,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特鲁多医生提醒我们,要注重在沟通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帮助和安慰来支持患者,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医务活动不仅仅是解决病人的身体问题,更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希望。那时那地,真正体验到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满足。

扎根基层沃土,彰显青春担当。此次“医路同行”行动,不仅是对青年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一次深刻锤炼,更是对“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医学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兴源村,他们用专业知识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一次对基层医疗现状的深入了解,更是一场关于青春、梦想与奉献的深刻对话,引领着每一位参与者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这些青年学子将在这片热土上收获宝贵的经验与感悟,他们的心灵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与升华。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激励他们在医学的殿堂里不断探索、勇攀高峰,为构建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图片由侯苏红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