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迹谱新篇”宣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在行动

“红迹谱新篇”宣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在行动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08-06 17: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近期,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迹谱新篇”实践团队活跃于江苏及安徽省内多个城市的中小学校园之中。团队成员们积极地化身为历史的深情讲述者,以生动且充满感染力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红色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党史,“红迹谱新篇”实践团队的暑期实践队更是特意奔赴大运河流域内,精心开展了一系列极具意义和深度的调研活动。他们深入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走访活动,力求获取最真实、最详尽的资料。

(实践团队标)

理论回溯:追寻红色印记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团队成员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与广泛,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团队创新性地融合了传统文献研究与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社交媒体平台等多渠道搜集资料,构建起一座通往历史的桥梁。

(团队部分调研报告展示)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重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在字里行间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坚定的信念与时代担当,理解了信仰的力量。

实践之旅:触摸历史的温度

团队成员前往史砚芬烈士纪念馆、苏州革命纪念馆及许晓轩故居等场馆,开展了多次意义深远的线下观摩活动。

在纪念馆内,团队成员们仔细观摩了革命先烈们的红色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执笔者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并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那段峥嵘岁月仿佛重现眼前,团队成员们深受触动。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了各场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协助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耐心解答游客的疑问;主动参与到场馆的日常维护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传承红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水道不仅见证了千年的商贸繁荣,也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足迹。在这里,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仿佛能听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响,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的不朽传承。

宣讲活动:播撒信仰的种子

为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实践团队依托支教团等力量,在校园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史教育宣讲活动。

(团队成员于安徽阜阳肖坡小学开展宣讲)

(团队成员开展线上宣讲)

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娓娓道来,将那些遥远而又亲切的历史故事带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激发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团队成员在安徽金寨光爱学校开展宣讲)

(聆听宣讲的同学们)

多方访谈:聆听时代的回响

除了实地观摩和宣讲,实践团队还深入基层,与党员、共青团员、思政教师等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感受了信仰的力量和党的光辉历程。

(团队成员开展访谈)

收获与展望:照亮前行之路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红迹谱新篇”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信仰的种子。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信仰、不忘初心,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团队成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着更多有志青年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红色篇章。(文:庄欣晔  图:庄欣晔、缪承含、郭会林、吴霞、郑洁、金牧坤)

编辑:rwzh4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