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之南爱莲湖畔,千年学堂濂溪书院。一代大儒濂溪先生周敦颐,在此开山立派。如今这里书声朗润,熙来攘往尽是好学之人。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这正是活着二字的力量,当苦难来临之时,与其哀己不幸,不如坦坦荡荡的活着,用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笑对人生,用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活在当下。青年清亮的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接应响起,在濂溪书院一隅,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制丝车间的青年员工们围坐一堂,现场时而激情热烈时而诗意婉转,他们正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沉浸式的读书分享。
(图为濂溪书院青年读书分享会)
静待花开守着希望去呵护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年轻人一有时间就低头各自玩手机,同事之间的交流少了,学习劲头也不足。”两年前,刚到任的党支部书记张伟宏若有所思,怎样调动青年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把青年员工从网络、电子产品里拉出来,已经摆在了青年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位置。
为此,车间党支部和团支部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做了不少铺垫。最初,号召图书漂流到建成支部共享书屋,开展系列读书分享会、知识竞答赛、读后感征稿,鼓励员工上讲台等特色活动,后来逐渐养成了自觉“捧读书本”,内化吸收乐于分享的良好大局面,掀起“青年大学习”的热潮。
以书易书跟着知识去“漂流”
用充满趣味元素的活动海报代替传统的“工作通知”,这张色彩缤纷的海报在公示栏中成了“显眼包”,一经贴出就吸引了不少青年员工。他们把自己看过的书投放到图书漂流名单,从而在里面交换另一本喜欢的书。“这比领优惠券买书划算,比看电子读物更舒适。”青年员工谢文文换到中意的书籍非常满意。
漂流书单不断更新壮大,支部在党员活动室划出一块专门的区域,用来做“共享图书馆”,安排了轮值管理员,设置“谁是借书王”的鼓励专项奖,每季度评选一次,获评者可得一本新书作为嘉奖。眼看着借书卡上的登记信息逐条增加,书角的边缘也翻出了毛边,阅读养成计划成效初显。
(图为青年员工在整理“漂流”的图书)
热潮涌动奔着“上岸”去学习
在全员阅读的大浪潮里,青年员工以书本为舟以目标为岛,奔流上岸获取经验值,又乘着新舟航向远方。近年来,车间先后有6名青年员工,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学考取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2名青年分别考取了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利用周末时间继续深造学习。机械专业生毛志鹏入职后对车间的电气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支部了解情况后向厂里的技术专家借来了书籍资料,毛志鹏边学边问边看边干,在公司的电气维修技能竞赛中“跨界赛跑”与专业选手同台竞技,拿到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
阅读,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促进了专注力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升,打开一张张证书擦亮一块块奖牌,青年员工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一人领跑百人争先,阅读养成计划成效突显。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是历史的回望、心灵的净化,也是思想的共鸣、文脉的传承,更是梦想的启程、希望的播撒。制丝车间坚持把阅读作为涵养青年员工书香气质、激发学习活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创建“书香制丝智慧悦读”的文化标签,用心营造“处处有书伴、时时闻书香”的浓厚氛围,源源不断地充实青年员工的知识储备,为他们的技能成才提供丰富的养份,让学习,在基层蔚然成风。(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 曹华)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