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村,一个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小村庄,近年来它通过坚守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当地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2024年7月24日,成都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宣讲团—“星火存续,定念笃行”,深入明月村,采访村长吴俊江,探访当地的非遗产业,体验当地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明月村村长吴俊江的合影 通讯员 罗梦纯 供图
明月村在村长吴俊江的带领下,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自媒体平台拓宽了宣传渠道。村内官方账号和村民们的个人网络账号,共同构建了一个线上网络宣传阵地,有效提升了明月村的知名度。
吴村长表示,明月村的发展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多元化发展。然而,他也坦言,村庄在物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提升,以及核心产业支撑方面仍面临挑战。
明月村以其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而闻名,如扎染、陶艺、篆刻和皮影等。这些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长透露,非遗手工年收入高达一亿元,成为村庄经济的重要支柱。
明月村的陶艺制品 通讯员 罗梦纯 供图
尽管线上销售日益普及,吴村长认为,非遗作品更大的价值在于线下体验。消费者更愿意在亲身感受作品的温度和美好后进行购买,这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村长强调,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通过引入年轻设计师,非遗作品得以与时尚潮流相结合,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热爱。
在谈及如何在商业化与文化精神传播之间找到平衡时,吴村长表示,坚持手工原创和非遗文化精神内涵是明月村发展的关键。他相信,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明月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明月村的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采茶和非遗技艺,深刻感受到了明月村人民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团队成员体验采茶 通讯员 罗梦纯 供图
团队成员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陶艺 通讯员 罗梦纯 供图
明月村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生动案例,它的发展模式,无疑为其他乡村提供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明月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更在文化传承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期待明月村在未来能够继续坚持初心,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启示。(成都理工大学:袁熙露 谢宇婕 周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