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助力个体经济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以信用助力个体经济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31 19: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31日(记者 程钰)为充分发挥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的积极作用,以信用助力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个体工商户遍布城乡、数量庞大、领域广泛、发展迅速,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生力量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用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作为提高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总局在全面深入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基础上,对占经营主体总量三分之二的个体工商户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监管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

根据《意见》,到2025年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全量个体工商户实施科学分类,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中常态化运用,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到2026年底,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专业领域监管有效结合,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深入推进,监管效能普遍提升,服务发展有力有效。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长效机制,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提升,政策精准供给和帮扶培育更加高效,个体工商户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基础上,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并在政务服务、融资贷款、激励奖励等工作中积极参考信用评价结果,助力信用风险低、信用评价好的个体工商户获得更多政策红利,让信用的价值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得到充分体现。

《意见》还提出探索建立个体工商户标注制度、对“四新”类个体工商户探索实施触发式监管、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监测预警、积极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场景等创新性监管制度。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