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四十周年庆典成功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四十周年庆典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30 19: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30日电 7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中文项目(简称"达大班")四十周年庆典暨中国研究与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指出,"达大班"创办于中美建交之初,是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交流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四十年来,"达大班"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美国青年精英,这对于架起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增进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周作宇表示,北师大真诚希望更多的美国教师、青年学生来校交流学习,也将派出更多的师生到包括达慕斯大学在内的美国大学交流深造,为增进中美青年的理解、为促进中美交流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达慕思大学常务副院长Mathew Delmont指出,作为中美两国建交后的首批中美大学学术交流项目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见证了中美两国的友谊。Mathew Delmont表示,达慕思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北师大合作,促进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他借用中国成语"白驹过隙"指出,"白驹"象征达慕思大学所珍视的与北师大的交往。在过去四十年里,这一象征交往和友谊的"白驹",克服许多困难往返穿越太平洋,并在中美两国之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期望在下一个四十年里,这匹"白驹"继续在两校和两国之间穿梭驰骋。

"达大班"创始人、达慕思大学荣休教授李华元认为,"达大班"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有一大批对中国语言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美国学生,在于有一大批为这一项目默默付出心血的老师,在于两校心怀百年树人的共同理想。李华元借用《论语》"四十而不惑",希望两校不为外界阻力所惑,克服困难,继续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在研讨环节,来自美国达慕思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研讨。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创建于1982年,由两校专门为达慕思大学学生来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而开办,也是中美建交之后两国高校首批合作项目之一。每年暑假期间,达慕思大学学生来北师大集中开展两个月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北师大每年选派一位教师赴达慕思大学任教,并与学习中文的达大学生同住在校园内的"中文之家",让学生在本土小环境中沉浸式学习中文。

四十年来,有近千名学员从这里结业,其中不少学员已经成为美国政界、商界、学界的精英。二十多位北师大教师前往达慕思大学任教,成为推动中美语言教育合作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