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复测,梁体已到达设计位置,转体成功。”
7月30日0点13分,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控制性工程——马大左线葫芦坡特大桥转体梁在沪昆铁路上空与两端桥体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全线技术难度最高的关键节点工程顺利完成,这是国内首例大跨度、大吨位高空墩顶曲线梁转体施工的铁路桥。
葫芦坡特大桥位于贵阳龙洞堡机场航线下方山谷内,同时上跨沪昆铁路营业线,全长约1048米,共有墩台22个,平均墩高19米以上,因地势狭小且地形高低落差大,现场施工环境复杂。为有效保障工期和安全质量,大桥采用“先建后转”方式。转体前,桥梁平行于沪昆铁路小碧特大桥一侧而建,梁体边缘距铁路边缘14.1米。
为减少对营业线影响,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协同中铁八局严格编制专项方案,施工时采用20米短臂塔吊缩小作业半径,同时,桥面配备水平运载车完成现场材料堆码、运输,加强对现场施工关键工序、数据及邻近铁路线大型机械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最大程度降低对既有线及周边环境影响。
“行业中常见的桥梁转体系统多设在桥墩下部,由桥墩带动梁体同步转,葫芦坡特大桥因所处位置特殊,且梁面跨度较大,因此转体系统设在桥墩上部墩帽处,只有梁体转动。”据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吴海波介绍,此次转体的8号墩墩高42.5米,转体梁长142米,幅宽8.5米,重达8350吨,曲线半径达1600米。
正式转体前,项目技术团队分工序进行技术交底、提前对转体梁进行平衡称重、配重试验,测定结构平衡情况,并在转体施工前进行试转,检查其牵引系统的性能、整体平衡状况,以及测试摩擦系数、最大启动力数值等,为正式转体做准备。
在转体过程中如何监测大桥数据,吴海波解释到“项目引用智能化可视监控系统,可实时掌握转体参数信息,监测风速、风向、转动速度和梁体空间姿态等关键信息。”通过“全程可视化、控制智能化”提前分析预警,将不规则“积木”拼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大桥开始转动”7月29日23时35分,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2台千斤顶连续牵引重达8350吨的混凝土箱梁以每分钟1度的速度逆时针缓缓转动,38分钟后长达142米T型钢构完成27.4度转体,与桥体精确衔接、顺利落位。
作为贵南高铁正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分为双龙联络线和贵安联络线两部分,也是贵安新区和双龙新区重要的物流连接线、经济发展线。葫芦坡特大桥的成功转体,标志着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双龙段最后一个重难点工程成功攻克,架梁通道基本打通,作为贵阳市域环线铁路与贵南高铁正线重要连接枢纽,这将进一步提升贵州省构建现代化铁路客运网能力。(王静煊 李志峰 林红玲|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