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子赴潼关领略当地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

西医学子赴潼关领略当地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7-29 14: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3日,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路潼行,赤子逐光”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下简称小分队)来到潼关县城,品味独属于当地的特色美食和非遗文化。

肉夹馍香飘四溢,鸭片汤鲜味无穷

‌13日上午,小分队一行来到当地特色“潼关肉夹馍”和“鸭片汤”小吃店,品尝传统美食,感受非遗文化。潼关肉夹馍起源于初唐,其制作工程为加工卤肉、和面、打饼和夹肉四道工序,特点是馍酥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醇厚,是潼关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鸭片汤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品尝而得名, 肉酥汤鲜味美。通过品尝,同学们深刻地体悟到,传统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每一道美食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故事,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承载着浓厚的记忆和生活的情感,深刻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承和发扬是青年的责任。

小分队队员品尝潼关肉夹馍和鸭片汤

潼关酱菜传千里,风味独特万户晓

13日下午,小分队来到潼关酱菜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潼关酱菜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的传统名菜,‌属于陕西省名优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细,‌色泽鲜润、‌红中透黄、‌咸度适中、‌微甜脆爽。在以潼关酱菜为主题的博物馆,一幅幅历史遗留照片向大家讲述着潼关酱菜300多年的历史渊源,讲述着潼关酱菜鲜为人知的名人趣事,400余件展藏文物诉说着潼关百年酱菜的发展演变和制作工艺。

实践队在博物馆前与馆主合影留念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小分队对潼关酱菜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进行学习,深入感受到到潼关酱菜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领略到潼关酱菜文化博大精深,品味了潼关酱菜酱香久远。

馆内工作人员为小分队进行讲解

为向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小分队对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潼关酱菜进行了现场视频拍摄推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潼关百年“酱菜”独特魅力,影响更多的人民对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

老师带领同学们亲自品尝酱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潼关酱菜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历史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小分队通过对潼关百年酱菜的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信心。(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文 医路潼行 赤子逐光实践队 审核/刘登攀)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