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这个食堂“蛮好的”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这个食堂“蛮好的”

来源:新华社 2024-07-27 2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天天来!”

“饭菜每天都不重样”

发出感慨的

是81岁的杨欣慈老人

自从听说社区食堂后

她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吃饭

杨欣慈正在展示她的账单(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来食堂之前

我每天都要自己做饭

做少了营养不充分

做多了自己又吃不了

现在

我走过来不到400米

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样的菜”

杨欣慈说

她吃饭的地方

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道的

桐乐社区饭堂

上午11点刚过

饭堂已经坐满了老人

老人正在广州桐乐社区饭堂挑选餐品(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里曾是一处临街店面

2023年12月

在南源街道协调下

被改为社区食堂

既作为长者食堂

保障老年人的用餐需求

又可以补充解决一部分

社会用餐需求

老人正在广州桐乐社区饭堂买单(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这里

两荤一素套餐为14元

广州市户口60岁以上老年人

还可申请每餐3元补贴

覃惠芳在广州桐乐社区饭堂用餐(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阮帅 摄

许多老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61岁的覃惠芳就是其中一员

面对记者的提问

她对这所食堂竖起了大拇指

“十多块钱可以吃到

一个汤、一个饭、一个菜、还有鸡腿

我们可以在这里吃得很好

吃得饱饱的!”

目前广州市共建有

长者食堂、社区食堂1417个

覆盖全市街道、村居

“中心城区10至15分钟

外围城区20至25分钟”

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老人正在广州桐乐社区饭堂挑选餐品(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不仅让老人吃得饱

更要让老人吃得健康

是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老人正在杭州翠苑一区老年食堂挑选餐品(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蛮好的

蛮有科技感的”

这是70岁的丁丽娟

对杭州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的印象

作为生活在这里30多年的老住户

丁丽娟见证了老年食堂一步步变迁

“这些年我们的食堂

每个菜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牌

显示它的营养成分

我们越吃越健康”

丁丽娟笑着说

“我不光自己要看着标牌搭配营养

也要求我老伴和我一样均衡饮食”

这个食堂的“高科技”还不止这些

翠苑一区社区

将老人个人健康档案

与老年食堂数据打通

老人通过人脸识别进入食堂后

大屏幕会针对性推荐菜品

等到结账时智能餐台可以实现

菜品识别、智能结算

老人选餐后将托盘放置结算区

即可自动识别菜品计价并刷脸支付

两位老人正在杭州翠苑一区老年食堂吃饭。(杭州翠苑一区社区供图)

如今杭州市全市老年食堂(助餐点)

增加到近1800家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

“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

“物业+助餐”

片区化连锁运营等

多元化、接地气的助餐模式

“我们下一步将养老服务

从老人的生活需求拓展到心理需求

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出发

优化养老服务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

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说

记者采访时

丁丽娟正准备邀请伙伴

周末一起去老年食堂吃饭

杨欣慈正向她的朋友展示

一条条贴心标注菜名的朋友圈

杨欣慈正在展示她的朋友圈(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明天见”

“明天再来”

“我要一直来”

改革成效

化作一句句热切的问候

在小小饭堂里不断回响

……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