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35年甘当设备维修“老中医”

2024-07-26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他是一位内敛沉稳的老师傅,一个爱专研有着大“匠”之风的技术好手,一名默默奉献16年的老党员。他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35年甘当设备维修“老中医”,在湖北省襄阳烟草滚滚向前的发展轨迹中,挥洒汗水与激情,追随光,并成为光。

上午9点,在湖北省烟草公司襄阳市公司物流中心的联合工房里,分拣设备突然“罢工”,技术部的同事们脸上有些凝重,担心影响今天的正常的分拣任务。

“眼看就要开线了,分拣设备还不能正常运转……”由于现场的技术人员迟迟找不到故障原因,大家急得满头大汗。就在这时,刘成匆匆赶来,迅速检查装备。10分钟后,刘成对着机器一番“望闻听切”,机器终于恢复运转,技术部全员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在襄阳烟草物流中心,刘成一直被同事们称作设备维修的“老中医”。得益于有一手“望闻问切”的绝活,如果装备出了问题,只要我眼睛一看、竖耳一听、伸手一摸,故障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他的这身本事,得益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2020年,襄阳市局(公司)新建物流中心正式投产,拥有全自动储分一体化分拣线和全智能物流电控系统。看着新的物流设备投入生产,物流效率大大提升了,但设备故障频发、处理难度陡增,高效排除故障刻不容缓。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刘成的面前,为了尽快侍候好新机器,他白天就练操作、看挂图、记数据,晚上挑灯学习理论、背诵装备性能参数。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望而观病”,用“放大镜”关注每一处细节。设备运行时,他认真观测23 类、76套自动化设备以及64组PLC 通信模块,查找影响运行效率的“病因”所在。

“闻而听诊”,用“听诊器”检测每一台设备。他每天都提前一小时到单位,对关键设备进行“健康体检”,通过听运行声音了解设备状态,对症下药,及时加固螺丝、添加润滑、测试松紧,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问而博知”,用“笔记本”记录每一条思路。积极与员工交流,掌握整个业务过程,思考故障为何产生;主动与厂家沟通,学习故障处理思路,思考故障怎么排除。

“切而把脉”,用“流程图”理顺每一条脉络。在数字孪生工厂项目中,他明确业务需求、梳理数据流程、绘制软件界面,协助厂家全息刻画现场作业,提高故障快速响应能力。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这套“望闻问切”工作法是他拿出大部分休息的时间来学习和钻研出来的,书桌抽屉里,有七八本厚厚的学习日志,这些日志满满记录着设备维修的工作日常和学习心得。

一个人几十年做一件事,这份坚守的背后,首先受益的是自己。再后来分享给年轻同事们,让同事们有收获,也让自己精神富足。

(刘成在工作中对大学生员工进行“传帮带”)

2021以来,技术部不断进入“新鲜血液”——“95”后、“00”后的大学生员工,他们年龄小、经验少,但思想活跃。刘成很荣幸能够作为他们“引路人”,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工作时总会为他们耐心讲解、安排实践,指导制作输送线远程电控装置,一起开展“提高卷烟出库品规识别故障处理能力”QC活动,尽力将自己多年的积累化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养料。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年轻员工在论文撰写、成果发布等工作中优异表现,也让刘成刮目相看,青年人思想活跃、表达能力强,是值得老同志学习的地方,也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设备维修技术员,刘成从风华正茂的“维修工小刘”,到两鬓斑白的“老刘师傅”,35年的烟草岁月须臾而过,离六十花甲之年也不过三四年了,回首他的历程,在襄阳烟草物流中心大家庭的关爱下,在部门同事的团结协作下,他主导的十余项QC课题分别荣获省局三等奖、优秀奖,市局一等奖、二等奖等诸多荣誉,研究成果《一种用于托盘上的烟箱进行搬运的柔性自动拆盘机械手》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新的项目还在预研,设备的故障还会发生,区域物流中心正在推进中……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他将站好最后一班岗。(陈荣娟 王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