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绿色银行托起乡村振兴梦

2024-07-26 16: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盛夏清晨,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云雾山村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从山巅俯瞰,云海翻腾、薄雾缭绕,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仙境图景。山下,是一片翠绿的烟叶,它们如同绿色的海洋,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云雾山烟农张明权正在适高打顶

“云雾山虽然是高山地带,但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和光照环境,适宜烟叶种植。”云雾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元龙介绍道,“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烟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由最初的300亩,扩大了近1000亩。烟叶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每年可为村民提供近500万元收入。”

云雾山村,地处利川东南部,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1500余人。这里海拔1380米,境内森林繁茂、树木葱郁、植被优良、耕地充足,烟叶种植历史悠久,山药、蔬菜新兴产业发展快速,三大产业构成了村民经济主要来源。

云雾山连片烟叶

“虽说云雾山海拔较高,但山上地势平坦,阳光照射充足,土地肥沃,病虫害发生率相对较少,为烟叶、山药、蔬菜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同时,这里交通便利,烟叶连片规模种植布局合理,机械化操作程度高。”团堡烟站箐口收购组组长张万林介绍道。

据介绍,近年来云雾山村结合地域优势,坚持增量与增效并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粮烟协同,充分利用土地流转轮作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烟叶为主导产业,以山药和蔬菜为辅助产业,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进程,促进多产业兴旺发展。

“这些年,在烟草行业的支持下,种烟环境变好了,我每年种植都在40亩左右,年均售烟收入在18万元以上,这几年合计收入突破了100万元。今年流转土地30亩,合同种植烟叶44亩,预计售烟收入可提升到21万元以上。”云雾山村11组种烟大户张明权满面笑容地说道。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改善烟区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烟草行业大力实施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土地治理、产业路硬化等项目。特别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利川烟草安排专人驻进云雾山村开展帮扶工作,跟进指导生产技术,实施生物质颗粒烤房、电能烤房、大棚集中育苗等基础设施建设,无偿投入有机肥、农药、农用机械及无人机综合防治等,大力推进 “中高油”种植关键核心技术,让老百姓在烟叶生产中减少成本、节省时间、确保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现在种烟轻松,整地有旋耕机,起垄有起垄机,病虫害防治有无人机,还有智能烤房,收入也得到了保障,比在外面打工强!”外出打工10年后返乡职业烟农董海平深有感触地说道。

无人机综合防治

在烟叶产业带动下,返乡成为职业烟农的远远不止董海平一人。据在箐口收购组有着22年的烟站技术员杨红莲介绍,云雾山村返乡人员逐年增多,烟农由原来的1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30多户,而且呈现种植水平高、中上等烟比例高、均价高的“三高”良好势头,户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

一业兴则百业旺。如今,烟叶已成为云雾山村的“龙头”产业,以烟叶为牵引,成功探索先烟叶、后高山蔬菜的“烟菜套种”多元发展新模式,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山药、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攀升。

“烟叶产业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多产业蓬勃生机。下步,我们将继续多措并举,走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烟叶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烟叶质量,强力打造强村富民的烟叶‘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刘元龙坚定信心。(杨秀明、刘可观)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