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一条河流的美丽嬗变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了一项重大决定。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一条河流的美丽嬗变

来源:央视新闻 2024-07-13 12: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了一项重大决定。

在山西太原清徐县东罗村,村委会主任时永柱因此多了一个新身份——河长。他负责巡查汾河支流乌马河和象峪河的东罗村河段,成为全国90万名村级河湖长中的一员。

绵延716公里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明,也一度饱受“污染之痛”。河湖治理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要让全国大小河湖重焕生机,当时亟待一个全面革新的河湖治理体系。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战鼓催征,从中央到地方,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2018年6月底,全国的河流旁竖起了“河长信息公示牌”,每条河流都有河长了;半年后,湖长制也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余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一张覆盖江河湖泊的责任网织密织牢。

在各级河长统筹协调下,汾河从分段治理向流域治理转变。一项项生态文明新机制,在改革中应运而生。如今的汾河碧水流淌,河畔绿意盎然。在太原,它是延续城市文脉的人文长廊,是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园,也是老百姓眼中真正的“幸福河”。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7年来,河湖长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国江河湖泊实现美丽嬗变。一条条滨水绿道、一座座亲水码头正逐步建成,建设幸福河湖,改革仍在路上。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