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实行“一二三四”工作法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湖南湘潭:实行“一二三四”工作法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7-11 17: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湖南湘潭市始终坚持“一二三四”工作法,将“四好农村路”纳入全市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推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率达80%,稳居全省前列。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几年前,湘潭市交通部门为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了《湘潭市农村公路发展建设规划(2018-2030)》,以推进产业路、旅游路建设为重点,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湘潭市所属的韶山市率先在全省实现“通组入户”和行政村通畅率100%,湘潭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比率100%,建制村通等级路100%,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率100%。采取优先安排财政资金、积极争资上项、搭建融资平台等多种方式积极破解资金难题。

2014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2.7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044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00公里。

坚持“两项改革抓深化”

近年来,湘潭市在全省全面实施“路长制”,强化交通管理。率先在全省实现高速、国省道、县乡村道全覆盖,建立“政府主导、分级管理、行业指导、市场运作、严格考核”的管养新机制。

全面推行“一路一档”公路“路长制”巡路APP系统,打造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管养服务。

同时,湘潭市交通部门紧盯“人、路、车、企”四要素,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强化行业监管,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科技治超和“两客一危”智能监管,全市超限率由3%下降至0.5%以下,为农村公路好路率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三提改造促升级”

湘潭市以“提质、提速、提标”为目标,推动农村公路不断升级改造,10年来共投入资金11.71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11.7公里,实施安防工程7672公里,改造危桥134座,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从81.31%提升至94.47%。

首先是创新管养方式。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与“路长制”巧妙结合,构建“村社三个一、乡镇查四季、市县成体系”的三级群众性养护体系:“三个一”即村社开辟公益性岗位和以工代赈组织一班养护人员,配备一套养护设备,发放一本养护手册,“查四季”即乡镇每季度督促村社日常保养工作开展,“成体系”即市县推广应用养护模式,并建立路长考评机制,全市乡村级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市县两级日常养护经费配套率100%。

其次是积极引进四新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农村公路进行全方位检测,对沉陷等小型病害和边坡等重点部位进行“精准养护”。探索试验砼路面再生利用、降噪排水沥青路面技术、应用太阳能自发光交通标识和车路协同预警装置,有效提升路面使用性能。

第三是抓实安防隐患治理。按紧急程度将农村公路从高到低分为D、C、B、A四级,列入市级规划,根据“分级管控、分类施策、分期实施”的原则推进隐患整治,目前已完成DC级隐患整治265.5公里,同时对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实行“攻坚消薄”行动。

坚持“四位一体优服务”

湘潭市围绕“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推进农村公路和农村物流、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一体融合发展。

首先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湘潭市加快农村公共交通建设,10年来共建成52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开通运营班线189条和城乡公交线路65条,755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湘潭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域示范创建。

其次是构建县乡村三级客货邮发展体系。推进农村客货邮“十百千万”拓链三年行动,建成3个县级客运中心、2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和826个乡村级站点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市寄递服务进村率达100%,服务农业项目业务量超1070万单,带动农业产值1.34亿元。作为全省唯一市州,“湘潭市城乡快递共配体系建设”项目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

第三是强化示范引领。近年来,湘潭市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创建国、省、市级示范路16条,市级示范乡镇村20个。推进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

四是探索路衍经济发展“新路径”。湘潭市围绕产业发展,修建了覆盖全市园区、景区、城区的乡村振兴致富路,湘莲等一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享誉全国。将全市89个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教育矩阵。将农村公路嵌入山水田林自然景观,成功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等多项重大活动,湘潭跻身全省唯一“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近三年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均位居全省红色景区首位。

因路致富,因路结缘。2023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556元,同比增长6.4%,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同比增长24%;全市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95个、示范重点村(片)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4个,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1个,美丽屋场1330个。【供稿: 湖南省湘潭市交通运输管理局  李朝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