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2024年7月2日至7日,非遗保护单位成都冠耀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工职科技青年文化小分队十名志愿者前往白果镇回龙桥社区组织开展了为期6天的“承工匠精神·促非遗推广”暑期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就金堂县居民对金堂当地非遗“步打球”了解程度展开问卷调研并对其进行宣传推广。
与社区居民合影留念
了解居民基本情况
工职科技青年文化小分队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面对倾盆的大雨,坚持步行来到社区。开展了当地居民对非遗文化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大雨不仅磨练了志愿者们的意志,还坚定了志愿者们想要宣传非遗文化的决心。
发放调查问卷
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回龙桥社区,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各个年龄阶段的当地居民对于非遗文化了解程度,线上线下共收集问卷调查123份。其中40.38%的居民完全不了解非遗文化“步打球”,40.38%的居民认为非遗文化“步打球”流失的原因是民众保护意识不强,40.38%的居民觉得要保护非遗文化“步打球”就要做好宣传工作,当问到如果有机会接触到非遗文化“步打球”,是否愿意去传承时,43.27%的居民比较愿意去传承,37.5%的居民非常愿意去传承,17.31%的居民愿意去传承。问卷调查结束后,志愿者们也将这份调查结果反馈给了社区,希望社区也能够多多宣传自己本地的非遗文化。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逐渐深入,志愿者们将调研问卷结果反馈给社区。为更好推广非遗“步打球”,在与社区老师的协商下,决定7月6日在社区开展非遗“步打球”展示活动。在对社区居民进行用火安全的宣传时,也对非遗“步打球”展示活动进行了前期的宣传预热。在宣传过程中,居民们对“步打球”的展示活动充满了期待。
宣传用火安全及宣传非遗活动
为了帮助当地的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步打球,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纷纷加入到制作步打球工具的活动中去。志愿者们联系到了金堂县社工协会,在当地社工协会的远程帮助下,志愿者们通过图片、视频以及社工人员的讲解,了解到了步打球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在社工协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亲身参与制作步打球的工具。在制作步打球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能切实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在汗水与笑声交织声中,志愿者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拉近了小伙伴们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又有了具象化的体验。
制作“步打球”工具
2024年7月6日,志愿者们来到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开展了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与绘画活动,向当地的社区居民展示“步打球”工具,通过表演自主编排的关于非遗“步打球”的小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居民展示“步打球”的由来与历史,让当地的社区居民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另外,志愿者们还给社区居民发放了画纸,让社区居民在画纸上自由涂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感受非遗文化。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领取礼品。本次活动通过参与、互动形式宣传非遗知识,为有效宣传推广“步打球”非遗积极贡献力量。
展示“步打球”工具及开展绘画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非遗文化作为其中的瑰宝,其传播推广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志愿者们返校后进行总结,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实践,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它让志愿者们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使者。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调研、学习体验、宣传展示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不仅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当然,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不应止步于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携手前行,在助力文化振兴的道路上留下属于我们每个工职学子的独特印记,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篇章。
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