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未来社区的下半场

2024-07-08 17: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前不久,滨江西兴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25个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名单。

“未来社区”一词并不陌生。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未来社区”的概念,作为浙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场景之一,备受关注。

落地未来邻里、教育、创业等九大场景,构建片区治理一体化,“共治+数治”提升居民参与度……曾今,未来社区听起来既新潮又陌生。而在五年探索中,滨江逐渐有了答案,走出一连串“脚印”。

试点先行

丹枫路上,“缤纷会客厅”四个大字十分亮眼。走进去,一楼休息处坐满街坊四邻,拉着家常,二楼宽敞明亮的阅读区聚集着不少年轻人。“缤纷未来社区和其他社区不同,它的公共服务由星民、七甲闸、水电三个社区共享,所以平常人也很多。”工作人员介绍。

缤纷会客厅

未来社区设想伊始,西兴率先打破原建制社区,形成了“跨社区联建”,整合资源、共享服务,解决老旧小区空间不足、生活场景无法落地的困境。

如今的缤纷未来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加起来足足有1.05万平方米,聚集着会客厅、食堂、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分中心等9大场景,“5分钟、15分钟缤纷生活服务圈”让优质生活“一刻”到达。

一同变化的,社区治理也更高效。三个社区拧成“一股绳”,设立“一滨办”窗口,统筹服务辖区居民办理事项,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社区服务,贴近居民生活圈。

而作为滨江试点、首个跨小区、跨社区的一体化未来社区,缤纷未来社区不仅是物理空间重塑,还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赋能。

缤纷未来社区推出“缤纷一起乐”小程序,找社区、找物业、找场馆、找活动、找朋友、找积分,很多事情点点手机就能办。“处理完后,我们还能通过小程序看到结果反馈,觉得很踏实。”居民刘先生说。目前,截止6月21日,小程序已有注册用户18710,累计点击 量18万余次。

云食堂

24小时云食堂、24小时云诊室、云药房……跨区、共办、数字赋能三条线,西兴重塑社区形态,居民充分享受智慧生活带来的便捷,这也正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初衷。

开街一年后,缤纷未来社区入选浙江省2022年首批命名的28个未来社区之一,西兴辖区内的滨和、滨康等未来社区如雨后春笋,冒出新尖,先后入选省级未来社区名单,为滨江全域未来社区打了“头阵”。截止目前,试点街道西兴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8%,公共服务空间面积达37.3万方,受益22万人,未来社区“续航力”满格。

独家招牌

未来社区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未来”不仅是口号,更需因地制宜、特色生长。

“我们主要考虑的还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平时在社区托育中心上兴趣课,老人不舒服能第一时间到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我们相对轻松一些。”缤纷社区居民来女士说。

缤纷未来社区根据辖区人口基数,定位为“一老一小”特色社区。适老化的体检、日间照料和康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家门口的成长驿站提供托育服务……托起“一老一小”家门口的美好。像这样的主题社区,滨江比比皆是。

滨和未来社区人才街

98%以上居民是高新企业员工,滨和社区是极具特色的青年人才社区。提供人才公寓,解决青年人安居问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政府服务线上办理,社区“Bingo”小程序就能预约过健身课、篮球赛……这是不少滨和社区青年住户的真实写照。“小程序上的邻里、服务、健康、交通等多个模块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生活场景。”滨和社区住户张沅说道。“职住平衡”“宜业宜居宜学”的环境,让年轻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奥体未来社区

毗邻亚运场馆的奥体社区,借助周边体育健身资源优势,打造服务全龄的康体空间。在园区公园、走廊辖区、架空层安装攀岩、乒乓球台等健身运动器材,打造家门口“5分钟健身圈”。

2024年初,“大小莲花”外场全民健身场地面向公众开放,不少奥体社区居民站上专业田径场跑道试试脚感,在网球场、羽毛球打几个来回。赛事体验、运动生活丰富着社区生活。

滨康社区建设服务、邻里、乐龄、生活四个中心,探索以数字化运营和线下实体空间运营双融合,打造数智融合“滨康”模式。

链接加深熟人社区的“江一模式”,正营造党群共治、多元融合的氛围,打破邻里间“对门相见不相识”。

而在新春晓、六和—新和、钱潮等未来社区,积极打造旧改社区模板。社区腾挪空间,打造一站式邻里中心,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会客厅、硅谷书房等功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新需求”。

只要有需求,社区从不缺位。可以说,社区特色是滨江在建好未来社区的基础上,迈出运营好未来社区的实践步伐。

下半场何为

从“完整化”到“信息化”,滨江全域展现出足够丰富且多元的生活场景,在顶层设计、项目落地、数字赋能、社区运营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1月,滨江区申报验收的8个未来社区通过第三批市级未来社区验收。目前,滨江已有省市未来社区创建项目27个,其中25个已通过省市验收,未来社区创建行政社区覆盖率53.7%,为全市第一。

这意味着,滨江不再囿于个别未来生态圈,而是将目光放向全域。

但未来社区建设不仅是完善工程,更是发展工程。成果颇丰的滨江,来到未来社区的下半场,何为?

今年3月,《杭州市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明确,将持续围绕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创建落地、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迭代开展数字化建设等十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街道全域类未来社区创建试点。

具体实施中,滨江对上述政策内容给出精准响应——

夯实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挖掘旧改社区载体价值,完善“一老一小”需求解决方案,老居民“住老房、有新感”;开发更高级的融合型、智能化社区,打造“普惠+长效”“文化+共富”样板,让不断融入的新居民真正拥有“住新家,有归属”的体验;系统性规划设计,着力推进未来社区迈向长效健康运营、多方共赢,打造可感可及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尽快尽好打造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未来城市形态。

与此同时,滨江作为试点和探索的意义越发清晰,一批多种类型的自主更新模式滨江案例在杭州多点开花。

2019年至今,杭州已创建300个未来社区,累计建成省级未来社区62个,上榜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199个,创建数和建成数均为全省第一,受益居民近300万人,居民对未来社区的认可率在96%以上。以滨江等区域为“星火”,杭州正呈现未来社区“燎原”势态。

春晓未来社区活动丰富

“如今社区里的活动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更有滋味起来,孩子之前还参加了诗书画印和汉服点茶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综合素质也会随之提高的”,五月底一个周末,缤纷未来社区居民带着孩子参加完航模少年营航天课感慨道。

走进未来社区下半场的滨江,昭示着城市的无限可能:公共服务将更优质、更均衡,共同富裕更加可感可及。(供稿:滨江西兴街道全域未来社区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