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建设的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军事人才的摇篮,军队院校承担着为国防建设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军队院校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高素质、能够担当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重任的军事人才,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军队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新挑战。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未来多样化的任务。
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科技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已成为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素养,成为国际瞩目的核心竞争力。军队院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开展经验交流分析会;开展实装实地教学、鼓励学员参与各类学科工程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军队院校还应加强与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组织学员与地方高校交流访学,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理论思想和精神内涵。军队院校应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弘扬军队优良传统文化和我军优良作风。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结合当今军事斗争实际,守正创新。通过开展军事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军事思想课程等方式,让学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军队文化的熏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军队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军事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善用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延安综合实践教学”等活动培育学员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支撑和精神支持。
拓展学员国际视野思维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培养学员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全球战略眼光是培养新时代军事人才的重要任务。我们应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将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融入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员参与“国际学员周”系列相关的国际军事交流活动,引入先进的世界顶尖的军事院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员的理论素养,还能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热情。通过对比和借鉴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军事教育经验,在交流互鉴中扬长补短,在开阔视野中实现自身能力素质快速提高。我们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时代军事人才,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军队院校将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国际视野等措施,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的本职作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空军工程大学“蓝天号”强军思想学习兴趣小组 侯佳帆 王露雨 曾城超 轩浩理 贾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