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前秘书长:“上海精神”和中国倡议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指明方向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7-04 14: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上合组织第24次峰会日前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上合组织前秘书长诺罗夫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表示,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等领域成绩斐然。“上海精神”所代表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等理念,为通过对话合作实现和平与发展指明了道路,代表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发展方向。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Vladimir Norov)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中亚国际研究所前所长

最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齐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上合组织第24次峰会,共商欧亚和平、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大计,就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上海精神”提出愿景和战略。

上合组织的宗旨和“上海精神”所体现的相互尊重、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原则,以及尊重不同文明、自主选择政治和经济发展道路、积极推行睦邻友好、对发展互利共赢的多边关系持开放态度等做法,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同,为组织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与其他多边组织相比,上合组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不同的国家联合起来。“上海精神”为政治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迥异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建立互利伙伴关系创造了良好环境。因此,该组织的议程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已经具有许多全球性的特质。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紧张局势加剧、贸易战和冲突上升的环境下,“上海精神”为避免国际关系中出现意识形态对抗发挥了制衡作用,为通过对话和共同努力实现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一条道路。

在当今世界,“上海精神”代表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要求,这正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合组织作为新兴多极世界的中心之一,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次出席上合峰会也凸显了上合组织的国际意义,有助于上合组织与联合国机构在加强欧亚地区和全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更加积极的合作。

上合组织创立之初,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这“三股势力”上。今天,该组织的安全议程已扩大到国际信息安全、打击毒品贩运和打击跨界有组织犯罪等。此外,上合组织还面临许多其他挑战和安全威胁,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其中,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工作是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一环。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反恐方面的共同协调行动,有效打击了“三股势力”等威胁,维护了上合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据上合组织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主任米尔扎耶夫发表的声明,仅在2023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情报人员就阻止了181起恐怖袭击。

在经济领域,上合组织也正在实施多项优先项目,包括绿色经济、交通运输和互联互通、农业、能源、数字技术等。同时,根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的倡议,制定和实施涵盖创新发展、数字化、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制药等领域的“上合组织经济新对话”计划,将有助于扩大工业技术合作,发展未来产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将于2024年至2025年接任上合组织主席国,这无疑将大幅提高上合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在中国的领导下,上合组织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成为促进地区乃至国际稳定与合作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上合组织内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多的成员国,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领导者,而且是重要全球倡议的发起者,在该组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大力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促进地区发展。

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为应对当今时代挑战给出了全面的答案。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到2030年减少贫困,确保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迄今它已经得到了近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了基于多边主义、尊重主权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的国际安全新愿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就是中国为加强国际稳定和预防冲突作出的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明间对话,反对霸权主义和强加价值观。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这些中国倡议与上合组织20多年来本着“上海精神”原则开展的互利、相互尊重的多边合作经验相契合,旨在解决当今时代的关键问题,加强本组织广大地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安全、和谐的世界提供了强大助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Guiding spiri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辛欣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舒靓】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