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蓝衣壮》:一曲唱响山河之美

2024-07-03 11: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翔虹作词、依兰云朵作曲的“天峨故事”主题系列歌曲,以其丰富的曲风和音乐元素,充分展现了壮族村寨的神秘魅力。这系列歌曲,包括《原来是风水山巅》《老了我更想妈妈》《如果你曾经来过》《给我一张回家的车票》《三堡蓝衣壮》《穿越时空的爱恋》《你的目光带路》等7首,不仅深入人心,而且紧贴时代脉搏,引发了广大听众的共鸣。

这一系列歌曲以“思乡、思亲”为核心主题,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堡”为纽带,运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和真挚朴实的情感,生动再现了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的风光地貌和风土人情。同时,描绘了美丽乡村的新面貌,彰显了生生不息的家乡情结。

词曲作家二人对广西天峨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俩人熟悉天峨的风土人情和民歌乐器,曾合作创作多部作品。在俩人的歌曲中,不仅展现了天峨民风的淳朴和儿女的柔情,还蕴含了天峨人民团结携手、与爱同行的深情厚意,更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深感怀与眷恋。

《三堡蓝衣壮》作为其中的一首优美动听、易于传唱的通俗歌曲,取材于桂西北地区民间音乐曲调,民族风味非常浓郁。旋律欢快明朗,曲调清新自然,歌词浅显易懂。一听便让人陶醉,好像置身于云上的部落,深切感受着壮族群众的深情与生活的美好。歌曲旋律与歌词描绘的图景相辅相成,令人心驰神往。

《三堡蓝衣壮》的副歌部分,运用层层递进的手法,以“山峰与绣盒”为音乐意象,通过“诗画流淌的传说”和“滚烫衷肠的情歌”等词组转承,将壮族群众的豪情与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中巧妙运用“噢、哦、呦”等衬词来点缀或衔接,不仅丰富了歌曲旋律,更把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令人心潮澎湃。

歌曲开头设问:“都说你是云上的部落/为什么住在山沟里”,这样的设问,既引发了听众好奇心,也巧妙地引出了壮族的居住环境,悠扬的曲风瞬间把人带入山水美景与幸福生活之中。在歌曲的主体结构上,创作者巧妙地运用“起、承、转、合”的音铺陈来表现三段歌词,强化了核心段落,同时兼顾了歌曲的完整统一。

此外,现代乐器的加入,如架子鼓、电子钢琴、贝斯等,为歌曲增添了现代感,使得整首歌曲更加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这首民歌,采用通俗唱法演绎,不仅没有削弱歌曲的美感,反而让大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歌词中,“春风吹动着雪白的桐花,漫山遍野影影绰绰”等描绘,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多情的三堡蓝衣壮哦/走遍天涯也想着”既让人有奔赴诗与远方的冲动,更让人对美丽的乡村和浪漫的邂逅牵肠挂肚。

《三堡蓝衣壮》不仅是一首壮族的欢歌,更是一幅流动的时代画卷。这首歌曲诗意地描   绘了壮美山河与古老民族的风尚,引领听众“踏过岩石”与“不变的山峰”,涉足“歌谣流成长河”,感受“白云衬托着蓝色的衣裳”和新时代乡村的勃勃生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的壮丽图景。其大气深情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抒情中蕴含着力量,深情中燃烧着激情,加之歌手走心演唱,为这首歌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壮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广西被誉为“歌海”,天峨则是山歌之乡。应借此优势,以歌为媒,开发文创,推动文旅融合,让自然资源与传统产品焕发新生。此举有望效仿“一首歌唱响一座城”的案例,以“文旅兴”促“百业旺”,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让游客在乡村旅游中领略山川之美,感受乡土深情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作者简介:甘应鑫,壮族,广西天峨人,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化论坛发起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导师,鑫豪国际传媒(广西)有限公司总经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