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逐“绿”而行 绘就立体化产业新图景

云南广南:逐“绿”而行 绘就立体化产业新图景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7-02 15: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广南县篆角乡锚定“山区绿色食品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战略,抓实农业增效,结合辖区的气候、土质条件,依托山地因地制宜立体化发展产业,在有限空间内“绘就”多样化立体化产业新图景。

山顶植特色,发展四季红油香椿产业。 篆角乡把原本集体和群众闲置的荒山变废为宝,发挥山地排水性好的优势,深入四川、弥勒等地考察选种,选择了耐旱、耐寒、见效快等生长特性的四季红油香椿品种,在山顶上做足“文章”,既可以把山“复”绿,又可实现产业增收。在香椿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把支部建在产业发展基地,成立广南县椿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合作社带动企业发展,成立香椿种植合作社2个,积极探索种植、采摘、储藏、运输、销售的特色产业之路;以土地流转、香椿基地运营管理助农增收。据了解,全乡香椿种植达到4014亩,其中:示范基地种植3000亩、带动农户种植1014亩。香椿种植示范基地土地流转3000余亩,基地每年用工需求1000余人,解决35个就业岗位,群众在基地务工增收达140余万元;农户种植1014亩,促进农户增收400余万元。同时香椿种植还辐射珠街、黑支果等周边乡镇群众种植1000余亩

山腰展优势,发展甘蔗产业。 结合山腰土层厚、潮湿等特点,整合流转闲置的土地发展甘蔗产业。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全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完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大户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田间服务,采取“公司+农户+党员带动”的方式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强化产业扶持政策落实,聚焦种苗补助、机械化深翻开沟及种植补助、宿根保墒管理技术推广补助等政策直补到种植户手中,以补助政策的落实提升群众种植热情。截至目前,篆角乡种植甘蔗7113亩,实现产值约2100万元。

山脚亮核心,发展烤烟、辣椒和生姜产业。 根据山脚地块相对较为平坦的优势,在山脚种植烤烟、辣椒和生姜等产业。在辣椒和生姜等传统产业种植过程中,抓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科技赋能种植端,利用辣椒、生姜产业发展经验,发挥辣椒、生姜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优势产业。据了解,篆角乡2023年种植生姜3200余亩,实现产值约1370万元,种植辣椒3800余亩,实现产值约2400万元,辣椒、生姜的种植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创收。同时,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在山脚平地发展,2023年引进烤烟种植,2024年打造烤烟种植新烟区示范基地750亩,预计产值达375万元。( 供稿单位:广南县篆角乡人民政府 通讯员:王发友)

(图为:山顶种植的四季红油香椿)

(图为:山腰种植的甘蔗)

(图为:山脚平地种植的辣椒)

(图为:即将进入采收期的烤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