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赏古今桥梁 看美丽中国

来源:新华网    2024-06-30 16:13
来源: 新华网
2024-06-30 16: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是2021年7月8日游客在福建泉州晋江古石桥安平桥上游览(无人机照片)。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与南安之间,建于1138年的跨海梁式石桥,因长度又被称为五里桥。总长2000多米,桥墩300多个,其长度在12世纪中叶堪称举世无双,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2020年4月29日拍摄的连接福银高速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无人机照片)。2020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投入运营。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2023年11月19日拍摄的泉州洛阳桥(无人机照片)。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市区东北部的洛阳江上,原名“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代表当时中国先进的造桥技术。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2016年2月1日拍摄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夜色。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于2009年4月通车,主跨长552米。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这是2024年2月16日在江苏南通拍摄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无人机照片)。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该桥是集合高速公路、客货混线铁路和高速铁路“三合一”的过江通道。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发(许丛军摄)

这是2023年12月15日拍摄的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无人机照片)。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运营,该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长55公里。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是2020年7月7日拍摄的卢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长266.5米,始建于1189年,两旁石栏上雕有数百个石狮。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此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这是2022年7月8日,游人在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游玩。于2016年对外开放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距谷底相对高度约300米,桥面由99块全透明玻璃铺设。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这是2023年8月15日拍摄的贵州、云南交界处的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无人机照片)。于2016年12月通车的北盘江大桥连接起了被峡谷隔绝的滇黔两地,垂直高度达565米。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是2007年6月12日拍摄的修复中的广济桥。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7年(公元1171年),全长518米,是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齐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发(林军强摄)

这是2024年4月25日,游客在赵州桥上游览(无人机照片)。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洨河之上,全长64.4米,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与广东潮州广济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这是2019年10月8日拍摄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无人机拍摄)。2019年,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通车,该桥全长4.13公里,主跨1700米。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024年6月15日,超级“环线”列车通过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于2011年建成通车。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发(陈丹驰 摄)

这是2009年12月26日拍摄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当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该桥主跨504米,全长4657米。

中国的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从古至今如同道道彩虹,横亘华夏大地,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古桥如诗,石拱桥、木梁桥诉说着千年历史;现代桥梁如画,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从古朴的赵州桥到雄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之美,古今辉映,共筑美丽中国。

桥梁,连接两岸,沟通四方,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每一座桥梁都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