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夏季)在北京召开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是一场交流学术、分享真知的盛宴,致力于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搭建展现风采、汇聚智慧的平台。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夏季)在北京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8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 facebook
  • linkedin
  • x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6月28日电 6月27日下午,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夏季)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4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以及社会科学院系统代表北京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重要学术成果,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概括和凝炼中国实践,共同见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为五位成果发布人颁发证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创新管理部主任徐朝清、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参加成果发布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

林尚立表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是一场交流学术、分享真知的盛宴,致力于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搭建展现风采、汇聚智慧的平台,今天推介的科研成果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彰显了深厚的思想引领力、鲜明的学术创造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体现了中国优秀学者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的高度关注与深度专注,展现了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高度、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的强大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今后愿继续与学界同仁一道,携手并进、团结奋斗,追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水平成果,凝炼高校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实践,持续推介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在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发布“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成果。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丛书以集纳众智、会通经典、观照前沿为宗旨,汇聚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智识,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思想创新与理论突破。第一辑共计16册,累计近600万字,不仅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还从源流历史、理论建构到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面向与焦点领域。

▲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秘书长石绍宾发布《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旨在追踪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进程,总结中国预算管理发展经验,阐释中国特色预算管理理论。这一成果致力于讲好中国预算故事,每年选取我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汲取中外预算理论实践精华,研究中国特色预算理论,总结中国预算改革发展实践,阐明中国预算管理模式,揭示中国预算改革发展逻辑,探索中国预算发展趋势和改革之道。

▲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长虹发布《历史铸就统一体》(9册)、《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两项成果。

《历史铸就统一体》揭示了西藏自古以来与中原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发展演进的主流与脉络,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与治理经验;《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以近年来青藏高原的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论述探讨,为构建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知识图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鼎甲发布《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著作成果。

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的重要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库容超过一亿字词,系国际上最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开创了历时复合架构,解决了检索平台的部分技术问题,开展了基于该语料库的多种新型研究,构建了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类比的历时复合语料库,对语言发展、语言间关系、翻译比较等综合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仲华发布《北京专史集成(18卷)》。

《北京专史集成》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丛书,是近年来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目前丛书已出版18卷,近800万字,从政治史、建置沿革史、风俗史、教育史等18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著作中很多对北京历史文化进行分科研究的内容都属首次,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传承弘扬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古都风韵,凸显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风范、时代风貌。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