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包头金街:让传统文化“牵手”新式普法

学非遗剪纸、逛非遗商铺、玩普法趣味游戏、观普法主文艺汇演……走进位于东河区的包头金街,从老包头戏台到剪华大帐再到一个个非遗商铺,多个普法活动场景串珠成链。

走进包头金街:让传统文化“牵手”新式普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8 15: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 facebook
  • linkedin
  • x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6月27日电(记者 郑朱翎)群众集中在哪里,普法阵地就在哪里。学非遗剪纸、逛非遗商铺、玩普法趣味游戏、观普法主文艺汇演……走进位于东河区的包头金街,从老包头戏台到剪华大帐再到一个个非遗商铺,多个普法活动场景串珠成链。

作为包头夜市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地,东河区充分发挥金街优势,在“东河e普法”品牌创建中将法治文化元素与包头金街特有的非遗文化、西口文化、商贸文化相融合,向游客、商户、群众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打造“融普法于文艺、融普法于剪纸、融普法于非遗、融普法于服务”的四融合网络普法模式,实现法治文化与金街非遗文化相得益彰。

6月27日,2024“全国网络普法行·内蒙古站”在包头启动。

包头金街普法活动中,剪纸非遗艺术家教居民剪出普法作品 郑朱翎摄
包头金街普法活动中,包头大戏台上演普法主题小品 郑朱翎摄
包头金街成为“东河e普法”新空间 郑朱翎摄
包头金街普法活动吸引孩子们驻足观看 郑朱翎摄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