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及时雨”进大田,润心田

湖北郧西:“及时雨”进大田,润心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7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铺管道、放大炮,及时雨,送到家!”烟农毛仪楚握着技术员祝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谢你们,这滴灌管道和人工降雨,这可解决了我的干旱大难题!”

大新川村,是郧西县传统老烟区,现有59名忠实的职业烟农,烤烟面积达1529亩,平均海拔1100米,十年九旱,每到盛夏,农户吃水和作物灌溉缺水问题较为突出。为了保障作物的生长,农户采取了多种抗旱措施。他们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积极寻找水源,确保能够得到及时的水分补充。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或引水灌溉,或挑水浇地,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丰收的期望。但连日的干旱让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更恍逞能顾得上田地里。

为解决干旱这一“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当地烟草部门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多方争取政策筹措资金,在烟区新建50m³人畜饮水水窖两处,目前交通主干道的自来水管道已经联通到田间地边。同时,建设了烟田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通过铺设滴灌带,实现精准灌溉,能够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确保每一棵苗子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滴灌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还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在滴灌技术的帮助下,烟田的水分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为烤烟的健康生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栽烟的浇水方式基本为塘浇水边浇边渗,不仅浪费水,消耗大量时间和劳力,烟株长势也不好。”烟农毛浓楚说。据了解,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烟田,烟株长势旺、整齐度高、上等烟叶比例高,亩均人工成本减少70元左右,亩均产值可以提高500元左右。

地上铺水,天上打雷。6月20日,当地部门积极联系县气象部门研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工作。下午5时许,根据县气象部门监测预报显示,当晚9时,烟区上空出现对流云系,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下午6时许,气象部门迅速布设了2个人工增雨作业炮点严阵以待。“5,4,3,2,1…”6月20日9时左右,,直冲云天,一声声惊雷划破寂静的夜空,经过2轮的火箭弹射击后,炮响雨落,烟区喜降甘霖。此次人工降雨效果明显,小雨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给群众带来丝丝凉爽,也为正处于旺长期的农作物带来了“甘露”。

“此次降雨相对作物生长需求远远不够,但是能够及时解决一些眼前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员祝鹏说,“后期还是得看我们自己的努力。”

在抗旱的同时,当地烟草部门也提醒烟农,要高度警惕旱涝转换,加强大田排水防涝工作,全面排查易积水烟地,及时清理沟渠,全面做好大田开沟排水工作,严防烟地积水,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这份情谊,像夏日炎炎烟田里的汩汩清水,在大旱之年,滋润着烟农的心田。(图片由刘姝婷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