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首座隧道——黄连堡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贯通也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中国新闻网)
成渝中线高铁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顺直、最高效的直连通道,建成后进一步缩短重庆与成都的时空距离,使成渝地区联系更加紧密,高质量发展双城经济圈。
突破瓶颈,彰显基建雄厚实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关关难过关关过。成渝铁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复兴号动车组及成渝中线高等级铁路,千万筑路大军集思广益,开山辟路,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攻坚克难,创造出川渝地区“时空奇迹”。据了解,成渝中线黄连堡隧道具有开挖断面大、埋设浅,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等特点。面对挑战,铁路建设者采用非爆机械开挖,运用“自动化监测+人工巡视”相结合,科学组织,超前谋划,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创新工艺工法,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管控和施工质量全面过硬。铁路建设者凭借先进的科学手段和智慧,再次吹响了“铁路+科技”的集结号,彰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亮点,既放大了人民”幸福圈”,再次深化了中国高铁的影响力。
交通升级,加速川渝资源流动 。抱团取暖,双向奔赴。从速度看,成渝中线高铁设计速度350公里/每小时,并预留提速空间,届时,成都到重庆将从现在最快的1小时16分缩短至大约50分钟,将再次完善西南地区路网结构,扩大我国的智能动车组开行范围,极大地释放运输生产力。从位置看,成渝中线高铁经重庆科学城、铜梁、大足石刻、安岳、乐至、简州等站点,串联起城市间互惠的“经济圈”和“旅游带”,让人们在“流动的中国”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让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变得更强更快。古有愚公移山来畅通出行的精神,今有“要想富先修路”来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念,成渝中线的建设必将书写出川渝发展新篇章。
便捷出行,增添区域经济活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在我国经济版图上扮演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角色。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拉近成渝双核之间的时空距离,还将衔接渝宜高铁、联通华东华中地区,进而串联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激活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潜力。成渝“双剑合璧”联动打造高铁双通道,推动了成渝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相融共促,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为巴蜀百姓造福,也为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随着成渝中高铁时代的到来,成都到重庆的距离仅仅咫尺而已,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辜振羽、李益杰、李丹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