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小楼栋”藏着“大民生”“红管家”服务“微治理”

绥阳:“小楼栋”藏着“大民生”“红管家”服务“微治理”

来源:贵州日报    2024-06-21 21:53
来源: 贵州日报
2024-06-21 21: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绥阳县把居民楼栋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创新推行政策宣传在楼栋、信息收集在楼栋、问题发现在楼栋、环境治理在楼栋、暖心服务在楼栋的“五在楼栋工作法”,推进组织下延到底、资源下沉到底、服务下移到底,努力让“红色美丽楼栋”真正成为群众安心、安身、安业的幸福家园。

党群服务驿站 郑孟庭摄.jpg

“我们收取的物业费以及业主资金公示,没有公示到幸福小区的公示栏上,我晓得你们公示是电梯里面,但是公示栏资金的去向他们说得不是很清楚……”清晨,幸福小区专职网格员于奇辗转于各个楼栋之间了解小区群众的诉求,走访途中,时不时就有人拉他话话家常聊聊近况。这不,群众又因为不清楚小区物业费收取明细犯嘀咕,于奇边听边记,在与群众深入交涉后,便返回了办公室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记录在册。

深入群众,倾听群众,走进群众,倾其全力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红色美丽楼栋”建设以来,作为小区专职网格员工作开展的常态,他们的事无巨细也赢得群众连连称赞。说到这,幸福小区居民李德军颇有感触。

红色美丽楼栋“红管家” 郑孟庭摄2.jpg

几年前,在外务工的李德军因患病后回到了绥阳,由于病情特殊,李德军需要经常往返于医院家庭之间,高额的医药费与来回奔波的疲劳让他十分苦恼,就在这时,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

“我也是听到我们病友说有困难可以找小区里面的‘党群服务驿站’,可以帮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我和他们说了具体情况,看能不能减轻负担,后面他们就帮我找相关部门咨询,根据我的情况,我可以申请低保,然后帮我办理了低保,药费少了很多,经济负担也减轻了不少!”说起这些事时,李德军眼里满是感激,“现在药费可以报90%,在社区的帮助下,药费可以有第二次报销,还会少一点,真的为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党群服务驿站’真的帮老百姓解决不少问题!”

群众有感而发的感激,是幸福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积极帮群众解一时之困的直观成果。今年以来,绥阳县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以“党建引领·四有红城”创建行动为总抓手,深入推进“红色美丽楼栋”创建工作,积极探索阵地前移、服务下沉,在居民群众家门口建立党群服务站,为群众提供热心帮办、爱心预约、贴心代办、暖心回访等定制服务。

了解群众诉求 郑孟庭摄.jpg

“我想问一下,吃了早餐还可以量血压吗?”“嬢嬢,不可以噢!”

“小于,我们小区的义诊是多长时间搞一次呀?”

“九月份要到了,就会有很多群众咨询孩子入学的问题,现在县里面的入学方案虽然没有下来,但只要有人问就要做好登记,留好电话,到时候入学方案一出来,就及时的通知和反馈给群众。”

走访途中和群众交流 郑孟庭摄.jpg

走访结束后,于奇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同事商量着近期的工作重点,期间陆续有群众来向网格员们咨询问题,虽都是一些生活方面的琐事,但像现在这样遇到困难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确定答复和解决办法的情况,让群众们交口称赞。

“自党群服务驿站成立以来,群众都来我们这里办事,每当把他们的糟心事,烦心事解决之后,他们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多了,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近了,我们自己心里也暖暖的。”幸福小区专职网格员于奇笑呵呵地说道。

自“红色美丽楼栋”建设以来,诗乡门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实时收集和解决群众在水电维修、房屋出租、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诉求,截至目前,已处理相关诉求100余件,提供义务法律援助30余次,开展调解服务40余次。

了解李德军具体情况 郑孟庭摄.jpg

“为加强诗乡门社区‘红色美丽楼栋’的建设工作,让群众‘问有所答,难有所解’,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宣传的引导,优化便民服务的措施,并加强培训,提升专职网格员为民服务办事的能力,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共建共治,以此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诗乡门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应波表示。

幸福小区 郑孟庭摄.jpg

基层治理的根本在于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绥阳县在“红色美丽楼栋”建设工作推进中还按照居住楼栋和个人特长等,划分网格或成立功能型小组,把辖区党员、物业人员、退役军人、居民代表等“红管家”推选为网格长、楼栋长、联户长,充分发挥“红管家”政治领航员、安全守望者、民意收集人等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在楼栋门口挂标识、公示牌上亮承诺等方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治理效能,满足居民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才能真正让居民群众满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