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保护主义给欧盟绿色转型蒙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20: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继调查认定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后,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额外征收17.4%至38.1%的关税。

业内人士认为,欧委会的做法很难对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强劲势头造成打击,也不会给本土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部分人士认为,这更像是筹码,以便在后续对华谈判中争取更多利益。

欧委会加征关税的措施将于7月4日生效,此举虽然不会对中国企业造成严重损害,但却表明欧洲政策转向危险境地。向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额外关税,违背了欧盟一直以来对自由贸易的承诺,显示出欧盟诉诸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迹象。

美国政府热衷用贸易手段攻击他国,欧委会迄今为止似乎对此持保留态度,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做法一旦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打响中欧贸易战的第一枪,令双方利益受损。

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在贸易问题上与美国针锋相对之际,中国政府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与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爆发贸易战。中国与欧盟之间不存在重大地缘政治冲突,过去几十年来,中欧双边政治关系总体良好稳定,经贸关系蓬勃发展。

然而,在双方开足马力恢复经济之际,即将生效的惩罚性关税或将扭转中欧关系向好态势。中欧经济关系深刻,合作广泛,一损皆损。因此,中欧主要车企在6月18日举行的闭门会议上,对欧委会向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的做法表示了反对。据悉,此次会议由中国商务部召集,参会方包括四家中国车企和六家欧洲车企,以及相关商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据报道,讨论期间,部分中企代表要求政府对欧方采取“最严厉措施”,并根据WTO规则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提议将欧洲大排量汽车的进口关税提升至25%。此类报复性措施无助于解决双方关切的贸易问题。

但是,如果欧委会执意加征关税,那么中国政府则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商务部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利”。德国总理朔尔茨对欧委会的行为表示担忧,认为保护主义“最终只能让所有东西变得更贵,所有人变得更穷”。朔尔茨6月15日曾表示:“我们不会把外企拒之门外,因为我们也不想被拒之门外。”。

所有参加18日闭门会议的欧洲车企均反对加征关税,并表示希望中欧双方尽快展开谈判,避免双边贸易摩擦升级。

在同日举行的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期间,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对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表达了同样担忧。丁薛祥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典型的保护主义”,“不利于欧盟绿色转型,有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

对于绿色转型,欧盟雄心勃勃,中国和美国也展现出领导力。此时,欧盟应谨慎行事,不要过度押注于利用加征关税获取好处。否则,一旦沦落到夹在中美两国之间左右为难的境地,欧盟将错失领导绿色转型的时机。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6月21日社论

原标题:EU's EV tariffs will sabotage its ambition to be the leader of the green transition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