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介绍该书出版情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机构的多位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参与座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表示,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再利用经验的日渐丰富,借助工业遗产旅游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是一个工业遗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讲好中国故事是工业遗产旅游当仁不让的责任。《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一书详细研究了100个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案例,英文版又是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这样的国际知名机构出版,为今后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受到国际关注、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品牌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文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指出,《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故事》本身就是通过工业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学术尝试,实现了工业遗产作为传播载体的跨文化传播。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工业遗产旅游,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我国作为工业遗产大国,应该及时总结工业遗产故事,形成在地性的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理论,从而实现工业遗产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使之成为具有时代价值的国家文化软实力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结合自己近年来在“生活美学”当中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再利用是“生活美学”的重要实践,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是典型的“秀带变锈带”“遗迹变奇迹”。而《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故事》正是对当下中国通过大众智慧实现“生活美学”实践的学术总结,是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记录,而这正是今天“中国故事”当中精彩的组成部分。
作为本次座谈会的特邀学术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文艺之声主持人马宗武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全民阅读的推广工作的经验,指出了《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能够入选教育部主管出版单位主题出版名录,并且在一年内实现四次印刷,在当今学术著述中可以说并不多见,这也恰说明了该书应时所需的价值。目前国内站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层面谈工业遗产的图书还不多,《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首开先河,相信今后相关研究会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的编著者、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兼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韩晗最后回应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评述,他首先介绍了这本书的编撰过程,并向关注、支持这本书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今天出席座谈会的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韩晗表示,该书出版一年以来,所收获各界评价使他非常受益,《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均刊登书评,前后四次印刷均经过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完善。我国工业遗产旅游虽然起步晚,但取得了瞩目成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学者,他有责任在今后的研究工作当中为完善工业遗产研究“三大体系”以尽绵薄之力,从而让工业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且“讲更好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