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绥宁烟草:劳模创新工作室赋能青年人才“成长值”

2024-06-21 15: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何为高质量发展厚积人才基础,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后备力量,如何激发新生力量在成才道路上迸发活力、拼搏进取……是湖南省邵阳市绥宁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今年以来,绥宁烟草依托陈方清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带动青年人才增强“主人翁”意识,勇于创新,团结奋进,不断焕发基层烟草的生机与活力。

97年出生的财务室会计黄悦,入职绥宁烟草不到3年,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引路”,逐渐掌握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门路”,成为成才路上的切实受益者,2023年,她与营销部门合作开展一项《提高大兴辖区零售户客户毛利率》的推广课题研究,获全国烟草行业第三十四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引进应用奖。今年,黄悦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次申报一个财务管理领域的精益课题,通过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工作应用能力。

(陈方清和青年员工交流成长经验)

“陈方清是全国劳动模范,对我们青年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一想起劳模就在身边,每天都能切感受到他爱岗敬业的行动,我觉得工作充满力量,尤其是当我深入了解陈方清事迹的时候,发现在日常工作中,他也善于钻研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种理念传递给我们,启发我们立足细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方法。”绥宁烟草第一批入职的“00后”青年员工刘翔说。

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吸取新生力量,其目的就是带动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工作中的难点,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通过创新理念的引领,推动绥宁烟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带头人陈方清多次向青年员工交流,工作中要做到“三爱”,爱动脑筋,爱较劲,爱争个第一,“别人能做到的,我凭什么做不到?”这是他的口头禅。以陈方清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同时受这种拼搏进取精神的带动,2024年,绥宁烟草已申报2个精益课题、6个QC课题,开展头脑风暴会5次、创新工作督导会4次。

(陈方清为青年团队讲授劳模故事)

在不断健全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绥宁烟草结合青年专业人才队伍现状,从需求端出发,采取“点单式”的小组化学习,分条线开展个人技能培养,以“老带新”“师带徒”模式在短期内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为青年员工“充电”赋能。同时,组建“笔杆子”写作团队、“一页纸改善”小组、创客工作室等,通过以赛促学助力快速掌握“硬核技能”,让青年员工成为“行家里手”,成为“多面手”。

袁见辉是一名“90后”,不仅负责市场管理、案件查办工作,还承担绥宁烟草的信息化创新工作,2023年撰写的《基于GIS平台的数字烟田图斑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获得全市系统年度信息化论文评选一等奖,他还多次参与全市系统信息化项目研究,今年,申报了一个专卖领域的数字化课题研究项目,这是青年队伍中一个典型的“多面手”,让很多更年轻人有了学习的榜样。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成长的平台,也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在这里肯钻研、下苦功,崭露头角,勇于攀登,不断提升本领,锻造过硬技能,总有一天,会有闪光的时刻。”绥宁烟草主要负责人游二平说。不久,2024年通过公开招考的大学生就要入职绥宁烟草,游二平表示,第一时间就要引导他们走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入创新团队,由此扣好成长的“第一粒扣子”,走好成才的“第一步”,赋予他们终身受益的“成长值”。(通讯员:廖敦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