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巴南高铁,在流动的“红歌乐符”中聆听革命的铿锵足音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6-21 15: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巴南高铁即将开通,这条承载着川东北人民数十 年 走出大山希望的高铁, 穿 山越岭,“链”接着 南充、仪陇、马鞍、巴中等红色根脉,如“红歌”中一个个昂扬的“乐符” , 为世人 奏出铿锵有力的革命乐章, 引 领 南来北往的中华儿女 秉承革命精神,继往开来、扬帆远航,走向 更加 广阔的未来。

巴南高铁畅通发展新时代,听那年红歌嘹亮。 从 巴中通江 的“ 十六字 ” 训词 到 南充的“将帅故里” , 其间有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等革命遗迹,巴南高铁的开通,将以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把一个个如明珠般珍贵 的红色 旅游 资源 串联起来 ,如一条巨龙 带领 着 由苦难走向繁荣的宝贵精神财富勇往直前 ,奔跑在民族复兴的 新时代 征程 中。巴南高铁开通后,广大游客将以 寓教于游的 特别 体验, 沉浸在令人饱含热泪的革命故事里。巴南高铁穿越时光,让人们 在红色旅游中 传承 红色基因, 聆听嘹亮红歌在耳边阵阵回响 。

巴南高铁穿越红色根据地,敬当年铁骨铮铮 。 阅 历史 者明智 , 读 党史 者明志。尽管岁月变迁,艰难的年代已经越走越远,但先辈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依然吸引着无数中华儿女敬仰和追逐。巴南高铁作为一条追溯英雄足迹的“红色高铁” , 在便捷人们出行和旅游的同时, 还可以 让人们沉浸式感悟到先辈们创下“前无古今”的 革命奇迹 所带来的震撼,并深刻感悟到 红色文化的 洗礼 , 以熠熠生辉的革命精神不断筑牢理想信念, 使之转化为 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 动力。 传承 革命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让时代新人坚持 秉承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的豪迈之态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助力我国 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巴南高铁 创造 幸福 好 生活,助老区 高速发展 。“将帅故里” 聆 听过往,英雄故事创造时代价值。拨开战火纷飞的历史云烟,“将帅故里”风雷激荡,巴南高铁穿过仪陇、巴中、南郑等川陕革命根据地,将豪情万丈的英雄故事铺展在人们眼前,使沿线城市乡村、山野田园散发着“红色土地”的特殊气质。 不仅如此, 巴中光雾山、恩阳古镇、南充升钟湖、凌云山等众多著名景点与之交相辉映,吸引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巴南高铁打破马鞍镇、仪陇等红色旅游地 “名气大但交通不便”的瓶颈, 为革命老区 注入 了新的 发展活力 ,让老百姓乘上巴南高铁的发展快车奔向幸福生活 。

抚今追昔, 岁月如歌; 鉴往知来, 横跨山河。“红色巴南”忆初心,“脚踏征程”担使命,巴南高铁,让红军革命精神在铁轮滚滚的脉动中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革命的红色血脉随巴南高铁涓涓流淌在中华儿女心中,继续引领中华儿女迈步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文/王露露 白乐

编辑:rwzh4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