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8000吨的"空中华尔兹"

重达8000吨的"空中华尔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16: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6月20日北京电 近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襄荆高铁跨浩吉铁路特大桥29号墩、30号墩两座连续梁同步上演"空中华尔兹",在同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后,成功上跨浩吉铁路,这标志着襄荆高铁站前3标项目管段内难度最高、安全风险最大的单位工程完成,为打通架梁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转体的跨浩吉铁路特大桥全长2280.84米,主桥(60+100+60)米连续梁以30度夹角上跨浩吉铁路。为减少施工对铁路行车的影响,大桥采用"旁位悬浇后再转体"+"中跨钢壳法合龙"施工工艺,转体的29号墩、30号墩连续梁(两个主墩转体单元)分别重8066.40吨、7554.97吨。

针对邻近营业线施工各类干扰因素多,安全风险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等难题,中国铁设襄荆总包项目部成立专班,包保负责解决现场施工困难,协助施工单位办理营业线施工手续、方案审批,发挥设计技术优势,多次与各单位通"中跨钢壳法合龙"方案,为施工单位方案审批顺利通过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位一体防护措施,并成立了施工、技术、安全、测量、物资、后勤、应急等小组,保障营业线施工安全。在正式转体前,分两次进行试转体,对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和球铰摩阻系数等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提前分析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转体。

本次成功转体,是襄荆高铁第一座上跨铁路营业线桥梁转体,标志着襄荆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后续架梁及无砟轨道等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宜荆都市圈与襄阳都市圈快连快通,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鄂西生态旅游圈,对加快建设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