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欧盟反补贴调查打击中国车企在欧洲信心

调查:欧盟反补贴调查打击中国车企在欧洲信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4: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布鲁塞尔6月19日电 当地时间6月19日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以下简称中经社上海总部)联袂发布《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调研显示,欧盟拟开征的临时反补贴税将形成严峻市场准入壁垒,自调查宣布以来,中国在欧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销量、声誉等均受到负面影响,损害了中国车企在欧发展信心,对欧盟营商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将减缓欧洲自身绿色转型进程,拖宕“欧洲绿色协议”目标愿景实现,损害欧洲公众利益,用保护主义向全球绿色共同行动发出错误的负面信号。

《报告》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得益于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车企在扩大开放中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抢占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先机。《报告》显示,业界强烈呼吁中欧加强对话协商,妥处关切分歧;希冀中欧汽车领域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做大中欧及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蛋糕”,为世界绿色经济转型作出切实贡献。

欧盟中国商会会长、中银(欧洲)董事长徐辰表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是欧盟经济政策“内顾”的标志性转折点。当全球化悄然演变,近链化、友链化布局加速,世界经贸规则“意大利面碗”效应更加凸显,催生了欧方在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角力的合力下的保护主义行动,让包括商会会员在内的广泛在欧新能源领域中的企业首当其冲。业界希望欧方与中国企业界的努力相向而行,客观看待中国企业对欧盟和全球绿色转型所作出的贡献,切实助力中欧绿色伙伴建设。

“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被选择性夸大,反补贴调查对中欧双方而言都是‘双输’局面。”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上海总部总经理季蕾表示,中欧汽车工业已经合作40年,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才是最佳相处之道,期待欧盟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更紧密合作,共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报告》显示,自欧盟宣布反补贴调查以来,分别有73%和67%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反补贴调查对其欧洲市场销量和品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83%的受访企业表示其欧洲合作伙伴表达了对合作的担忧,欧洲各类经销商、租赁公司开展合作的积极性、配合度明显降低; 82%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欧投资信心有所下降,72%的受访企业表示其欧洲本地雇员对工作前景表示担忧。

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多种因素导致经济活动泛政治化趋势明显,开征反补贴税将显著增加企业成本,加大企业展业难度,也给欧盟塑造良好的绿色经济发展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多数受访企业仍致力于“在欧洲、为欧洲”的坚定承诺。其中67%的受访企业表示欧洲市场对其全球布局的重要性不变,将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六成以上受访企业对未来五年内在欧洲建厂持开放态度;此外,多数受访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企业反馈2024年在欧洲有员工进一步招聘计划。

《报告》也指出,自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欧洲多国政要、车企高管以及学界专家对调查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此举会动摇中欧汽车行业长期形成的深厚合作基础及广泛共同利益。部分欧洲汽车企业直言,反补贴调查不仅对欧洲汽车品牌竞争力提升没有帮助,还会影响欧洲车企的转型及欧盟推进零碳目标的进程。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