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民间调解室——新妙镇践行“枫桥经验”

接地气的民间调解室——新妙镇践行“枫桥经验”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6-18 17: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依靠群众,将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是“枫桥经验”最为重要的法宝。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扎实开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用活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发动“1+3+N”网格力量,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新妙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工作人员调解婚恋纠纷

“如果不是你们帮助,对方肯定不会这么快支付赔偿。”新妙镇程女士感叹道,“上次派出所调解后,他一直拖着不付钱,为这几千块钱打官司又划不着,硬是把我气惨了。”自家孩子在游乐场设施玩耍时受伤,在派出所的调解下,设施负责人同意支付赔偿,但后来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还避而不见。新妙镇“万事好说”民间调解室接到程女士求助后,第一时间通过邻里关系找到设施负责人,联系双方在调解室面对面沟通,经过明理释法,设施负责人当场支付了赔偿,程女士满意而归。

新妙镇“万事好说”民间调解室成立于2024年4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成功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未发生一起反复案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万事好说”的“万”即有“万事”之意,也隐喻主要调解员万某。

万某,曾是原公安员信访群体代表,是新妙镇出了名的“老牌”信访户,在镇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他从牛角尖中退了出来,不但不再信访反而主动参与化解邻里之间的纠纷,从一名信访户成为群众的调解员。因为信访户最能理解信访户,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更能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考虑,明白他们所思所想,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更能打动双方。同时,万某作为原公安员,不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着熟悉的人际网络关系,调解成功率极高。

让“老党员干部”发挥余热

“万事好说”调解室除了万某,还有一名重要的调解员贺某。

架某是新妙镇群护社区原支部书记,其做事公道,调解经验丰富,远近闻名。利用其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在群众心中具有较高威望等优势,新妙镇特邀贺某成为“万事好说”的调解员。贺某参与了调解的各类事件,涉及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

“看到调解成功时群众的笑脸时,我感觉自己还有用。”贺某将“万事好说”调解室当成了自己新的事业,整个人焕发出新的光彩。

“万事好说”民间调解室极大地推动了新妙镇的平安法治建设工作。现在,群众发生矛盾纠纷会先找调解室进行调解,信访量明显减少。下一步,新妙镇将大力推广民间调解室,邀请退休教师、退休公务员、农村乡老等成为调解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让调解更加多角度,让当事人更容易达成和解。(马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