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桩”补“缺” 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破解电动车“充电难、充电乱”难题

2024-06-18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飞线’充电这事不能心存侥幸,不要为一时方便而酿成大祸,害人又害己。”近日,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区集中开展电动车夜查专项整治行动。三江街道常务副主任郑敏在带队巡查中发现,一出租房屋四楼窗口有根电线为停在楼下的电动车充电。郑敏见状立即拔了充电插头,又带着应急消防检查人员顺线追踪到四楼,找到了电动车的主人,对他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劝导。

“‘飞线’会造成漏电,梅雨季节下雨天多还会发生短路,增加起火风险,会威胁到整栋楼居民的安全”。起初,违规当事人对突如其来的检查人员态度强硬,并不配合。本着先疏导后处置的原则,郑敏对当事人进行了反复劝导和宣传,终让当事人认识到“飞线”充电的危害。

寺前皇社区是个城中村社区,所辖的寺前皇村出租房屋多,外来流动人口近4600人,电动车是老百姓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部分居民为了充电方便,跨越几层楼的高度将电线拉到地面“飞线”充电,为了防水,还给充电插头穿上了塑料瓶、塑料袋等外衣。还有居民将闲置的信箱和奶箱等二次利用,成为充电插座的“藏身之处”。还有的充电线随意搭放、接口裸露,有的甚至通宵充电,风吹日晒雨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居民“飞线”充电,多数情况是充电桩不够,充电不方便。为破解电动车“充电难、充电乱”难题,寺前皇社区召开城中村房东会议,与房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及时安排应急网格员对城中村所有出租房屋充电桩需求量进行全面摸排,并开展入户调查。另一方面,三江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积极联系第三方充电桩安装公司,深入城中村进行实地勘察,并充分听取居民诉求和意见,最终达成共识,确定安装充电桩点位位置和充电插口数量,推进集中充电桩加装项目加快落实。

充电桩虽小,却是关乎居民安全、方便群众生活的大事。此次集中充电桩的加装,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有效减少和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下一阶段,寺前皇社区将加强“定点停放、正确充电”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加“桩”补“缺”工作进度,加快工作推进,为辖区居民构筑安全“主线”。(王仁屿 徐章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