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中学高2025届学生成人礼暨高考倒计时揭牌仪式举行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6-18 13: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衿致远正当到,奋楫远航谱华章!2024年6月16日上午,榆林高新中学高2025届“十八而志大任始承,挺膺担当奋楫远航”成人礼暨高考倒计时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共青团榆林市委副书记李秋同同志、高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杨晨同志、高新一中庄孝成校长、高新二中李腾飞副校长,以及榆林高新中学孙克勤校长、寇飞鹏副校长、叶晓芹副校长、高2025届家委会主任戴丽女士出席本次活动,全体高二年级师生和持续关注、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家长们列席参加。

盛夏的晴空,摇曳的树影。同学们蒙起双眼,在父母的帮助下跨过了这道成人门。之后父母蒙起双眼,在跨过成人门的同学们的搀扶下,通过成才门、成功门走进会场。熠熠生辉的十八岁如约而至,站在梦想与责任的起点,同学们将奔向一个新的开始!

第一篇章 加冠时,挺膺担当

活动由付佳乐老师、陈强老师、白佳怡同学、高梧桐同学主持。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成人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团市委副书记李秋同同志对成人盛礼作开场致辞。他字字肺腑,期盼殷殷,表达了对在座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他说,真正拥有了法律意义上公民身份的同学们,将开始新的生命历程与精神人格质的飞跃,也意味从此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所以要坚守一颗自信的心,以信念铸就辉煌;坚守一颗感恩的心,用真情温暖人心;坚守一颗拼搏的心,用勇气搏击风浪;坚守一颗赤忱的心,以行动守护家国。

弱冠而成人,及笄始有字。古代的君子淑女正是以此为成年标志。同学们全体起立,在场的师长及家长为同学们佩戴成人帽。古语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蓦然回首,已过去十七个春秋。十八岁,青春洋溢的年龄;公民,神圣而庄严的名字。

十八成人,责任以行,吾辈当修正直之身,养浩然之气,自强厚载,任重弘毅。家国之命,尔其承担。迈入成人队伍的同学们,在高二14班刘哲轩同学的带领下,手捧宪法,庄严宣誓。坚定有力的誓言中回荡着树立法治信仰,不改初心,不辱使命的决心!

第二篇章 忆往昔,见证成长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眼间又一个承载爱与希望印记的美好韶华拉开新征程的序幕。仪式前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父母的样子》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令人动容。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十八年的朝朝暮暮,父母一直陪伴在孩子身旁,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父母永远是孩子身后最大的支持者和赞美者,但孩子们是否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

成人礼与父亲节相撞,张亚峰老师从观众席缓缓走来,带来一首《父亲》,伴随着大屏幕上的一张张全家福,现场的气氛瞬间让在场的老师、家长、同学们红了眼眶。催人泪下的画面,感人肺腑的歌声。

同学们与父母交换信件,互道衷肠。纸短情长,“家书”有最简答的问候,却有最热烈的情感。18岁,是扬帆起航的年纪。18岁,同学们要独立书写新的篇章。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个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份独特的成年礼物。未来前方是山川大海,后方是栖息港湾。

此时此景,感人至深,所有人眼含泪花。孩子们投入父母怀抱,父母们抚摸着孩子,长久的深情相拥让爱意融化在每一份感恩的心中。

高三2班宋林鹿家长赵亚丽代表所有家长再次对孩子们寄予厚望,成人的起点,就是吹响向高考发起冲锋的号角。希望孩子们拥有浪遏飞舟的勇气,力挫群雄的锐气,舍我其谁的霸气,金榜题名的豪气;同时也对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高新中学对孩子们的培养和关爱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第三篇章 奋斗时,擂鼓出征

高二年级部李国卫主任宣读了优秀学生表彰决定,在场的领导及嘉宾为他们颁奖。同学们深受鼓舞,光荣感写在脸上,使命感记在心里。

校学生会主席李泓锦同学代表全体同志发言。他说,有所立,有所成,去见天地之大,去承家国之重。荏苒光阴,砥砺前行!同学们要把成人的责任担在肩上,胸怀壮志,奔向远方,为梦想,去奋斗!

随后,孙克勤校长和高二年级部李国卫主任共同为2025高考倒计时揭牌,同学们共同凝视这个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以青春的名义,大声喊出属于每个班级的誓言!355天,是奋发向前的动力,是追求梦想的见证!

孙克勤校长在活动的最后动情地向台下这些共和国最年轻的成人公民深情嘱托:青春的字眼因立志分外鲜明,十八岁的年纪因有梦格外耀眼!他用校歌勉励大家:黄土大地赋予力量,高天无际换你翱翔,伟大时代中国梦想,青春燃烧追梦远方!祝福每一位高新学子都能拥有繁花似锦的明天,拥有美丽灿烂的人生。

立群峰之上,方觉长风浩荡;观高山之巅,更见大河徜徉。挺立潮头,方知风急浪高;登高远望,才见天地苍茫。仪式在音乐声中圆满落幕,祝愿各位学子全副武装,夺旗挂帅、登科云巅。

编辑:rwzh4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