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

赏刻瓷、观木雕、听琴书、触面塑……一个场所完成多个非遗项目“打卡”,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眼前一亮。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

来源:中国日报 2024-06-18 10: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6月18日电(记者 曹音)赏刻瓷、观木雕、听琴书、触面塑……一个场所完成多个非遗项目“打卡”,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眼前一亮。

“非遗场馆很多地方都有,不足为奇。但建一幢楼集中展示与当地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还能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动手体验非遗技艺,这着实令人耳目一新。”5月10日下午,走出山东省菏泽市非遗传承馆的刘莉莉这样对记者说。

5月8日至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赴山东进行执法检查。在深入非遗馆、博物馆、非遗工坊、非遗展示中心、文化中心、工艺美术学院、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单位开展实地检查的同时,执法检查组还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详细了解山东省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情况。刘莉莉是执法检查组成员之一。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非遗资源蕴藏极其丰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家乡在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过程中的创新举措“点赞”之余,刘莉莉也在这次执法检查中表露了担忧。“非遗项目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保护模式和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逐步显现,不容忽视。”为此,她建议适时修改完善法律,压实政府法定职责,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

搭建非遗保护“四梁八柱”

2011年6月施行的非物质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此后,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出台非遗保护条例。山东也不例外。

2015年12月,山东省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先后制定《山东省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山东省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同时,各市也积极推动出台非遗法律规章,共同搭建起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例如,为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落地,泰安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规范国家级、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起全范围非遗保护传承政策体系。

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的保障下,山东非遗保护工作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通过全方位非遗普查,全省目前共有“人类非遗代表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非遗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市县级名录2万余项。

“终一生,成一事”,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斌始终牢记祖父嘱托,坚持钻研面塑技艺,并致力于面塑教学和创新。“这是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我要把它传承下去,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作为传承人的法律义务。”他说。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并参与非遗公益宣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应该通过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或必要的经费协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或社会公益性等活动。

目前,山东各地都在大力推进非遗展馆、展示中心、传承基地一体化建设。例如,肥城市建立了中国桃文化博物馆,用于介绍桃文化内涵、桃木产业、桃文化民俗,还陈列了3000余件桃木雕刻作品,供游客近距离感受桃木之美和雕刻技艺之精湛。据统计,该博物馆去年接待游客突破了300万人次。又如,济南市在市中心景区打造了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让游客在游玩之余就能浏览到包括织绣、制陶、雕塑在内的21类非遗项目、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技艺展示的平台。

探索非遗传播利用“新模式”

着眼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研究阐释、教育培训、旅游体验等多维度,山东正在探索打通产学研的非遗传播利用“新模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介绍,山东以中国非遗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三大活动带动非遗传播形成声势,打造非遗传播品牌。同时,全省还通过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研究基地、非遗教育实践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非遗在社区”传习基地,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深化非遗对外交流。

5月10日,记者在菏泽市曹县见到了蔡秀芳。作为曹县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秀芳用深耕多年的雕刻手法和精进技艺,将许多人看不上眼的朽木、软木转化为造型各异、形象精美的工艺品。20世纪90年代,蔡秀芳嫁到李庄村,为了多一份家庭收入,她试着把所学的雕刻技艺与传统木工结合起来,制作了一些小型雕刻作品,没想到收获了诸多好评,很多村民都来找她在方桌、衣柜、茶几等家具上雕刻花鸟鱼虫。手工雕琢费时费力,忙不过来的蔡秀芳开始带徒弟,并发动李庄村的村民一起学习木雕技艺。随着木雕技艺的队伍不断壮大,蔡秀芳成立了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开创木雕产业发展。如今,蔡秀芳带出的手艺人已有300多人,木雕作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2022年的线上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木雕制品产业链条。“木雕技艺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一举两得。”: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的员工李燕对记者说。

王磊表示,发挥非遗独特优势,坚持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两手抓,让村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山东省各类非遗企业和经营户达到120多万个,年产值160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

除了将非遗传承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山东省还开展非遗理论研究,实施重点课题攻关,已认定37所高校、科研院所为省级非遗研究机构,正在筹建山东省非遗理论研究联盟。此外,山东省还认定了100个省级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加强非遗传播利用,提升非遗可见度贡献度。

坐落于泰山脚下的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就是山东非遗传播利用“新模式”的践行者。“营地以传统文化体验教育、自然科学探索、泰山文化传承为依托,融合泰山剪纸、泰山煎饼、泰山豆腐等特色课程,把泰山传统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营地负责人刘兵说。据他介绍,营地目前已建成14000平方米的研学旅行课程体验馆、8000平方米的住宿区、4000平方米的热带植物自然研学区、6000平方米的餐厅和劳动研学实践基地等设施,可同时满足2000人入营研学。自2023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接待研学学生15000人次,开展特色活动30余场。

在总结非遗传播利用“新模式”经验时,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支持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将建设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实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断丰富非遗实践方式。

有效的“传” 真正的“承”

非遗传承保护,关键在人。

背着工具和面团,36岁的李斌是菏泽各大校园的常客。彩色的面团在他手中经过搓、揉、捏、塑等手法,或变成盛开的牡丹,或变成微笑的粽子,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激发着孩子们的兴趣。

近年来,李斌着力突破传统面塑的框架,创新面塑题材、手法,将年轻人喜爱的形象和传统相结合,其作品精致巧妙,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吸引力。“体验面塑的过程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同时也是在他们心中播下非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李斌说,“传统戏曲人物卡通化,生活事物拟人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让非遗'活起来'。”

数据显示,山东省目前共有国家级传承人104名,省级829名,市县级1.5万余名。

菏泽非遗传承馆是李斌授课的场所之一。在这个菏泽市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场馆里,游客和学生可以集中了解十余种当地的非遗项目,还可以同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执行主任安苑表示,这种形式有助于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避免因分散而导致的保护不力或传承中断。

据她介绍,其所在的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一直致力于将非遗传承理念融入公益研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比如,我们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在非遗传承馆举办非遗文化讲座、非遗产品展览,开展系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全方位接触非遗精髓,近距离感受非遗大师身上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非遗人才,共同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安苑看来,“传”和“承”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传”就没有“承”。让传承人通过授课、示范、宣讲等方式走进校园或在园区内,将非遗项目的技艺、知识和文化价值传递给下一代,是非遗传承的基础。没有有效的“传”,非遗项目就无法得到广泛的认知和理解。但她表示,仅依靠这种方式,的确很难实现真正的“承”,因为“承”不仅是对技艺的学习和延续,更重要的是对非遗项目的深刻理解和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传承者和学习者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交流。

刘莉莉在执法检查中也多次谈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老龄化、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她呼吁政府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力量。“非遗种类繁多,有像面塑、草编这种侧重手工技艺、且能通过合理产业化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也有像戏曲、拳术这种必须从小熏陶、勤学苦练,短期内难以出师的非生产性项目。不同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门槛、传承时间、场所、传承路径都不尽相同,我们应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制定针对性更强、差异化的传承方案。”她说。为此,她建议,在修改非遗法时,应在人才培养模式、非遗教育等方面着重笔墨,作出调整和完善,这样才更有助于非遗项目“护”得好、“传”下去。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