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贵州用好自然资源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贵州用好自然资源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4 13: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4 13: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闻发布会现场(赵一帆 摄)

6月14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州专场上获悉,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但也孕育了丰富的矿藏,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会上表示,为了让这些宝藏的经济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贵州根据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选准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8%,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贵州的煤、电、烟、酒等传统产业,这几年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比如煤,通过规模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江南煤海”更加实至名归。

同时推动产业链延伸,大力推动煤化工与磷化工的耦合发展,贵州的煤正在成为现代化工的重要原料。过去贵州火电以30万千瓦机组为主,现在66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成为主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6%,实现了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在保障本省用电的同时,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省份送电,贵州能源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抢抓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贵州的磷化工业,在稳定化肥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向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延伸,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现在全国电动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的电池用了贵州的“磷元素”。

在建设数据存储中心的基础上,贵州大力发展算力产业、人工智能,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落地,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将为东部乃至全国算力需求提供有力支撑。(袁生|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