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兴庆区 草根艺术团把抵制高额彩礼写进了新歌

宁夏兴庆区 草根艺术团把抵制高额彩礼写进了新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3 19: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3 19: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婚姻观,要转变,夫妻同心日子甜。高价彩礼人心寒,毁坏婚姻只图钱……”

忙完手中的农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的14位村民赶到村部门前的镇河村文明实践长廊,开始排练节目,一个个眼神里透露出自信、从容。

这14位村民来自已经成立12年的镇河村草根艺术团,日常他们主要围绕政策宣传、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主题,将民间小调、小曲等带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曲艺形式融入作品中,通过自编自导自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辖区及周边村镇开展宣传,这一次他们把抵制高额彩礼写进了《移风易俗谱新歌》里。

“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事关家庭幸福和睦,事关社会文明进步。我们想通过这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表演说唱的形式,让文明婚俗新风尚深入人心,引导适婚青年及其家长摒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镇河村草根艺术团负责人张永清说。

“别看我们这支队伍平均年龄50多岁了,每次演出还是有很多观众捧场,市上又邀请我们去表演嘞,我们要好好排练不能掉链子。”

今年60岁的李桂玲是镇河村八队的村民,也是艺术团12年的老团员,聊起艺术团颇为自豪,早上忙完自家蔬菜大棚地活儿,就赶来和大伙儿一起排练。

“我们是文化志愿者,热爱公益,也热爱文化、传播文化,为村民带去快乐,这样的事儿我们乐在其中。”

据悉,掌政镇立足实际,全力推动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治理。完善村红白理事会事前宣传、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工作机制,充分组织威望高、经验足的老党员和老乡贤常态化上门劝导红事新办。将抵制高价彩礼与村规民约、积分银行、道德红黄蓝榜评选相结合,定期组织评选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发挥本土草根艺术团的特色优势,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移风易俗文艺节目,用乡音话新风。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挖掘乡村媒婆,筹办青年交友联谊会等形式,聚焦适婚青年需求,全过程开展低价彩礼宣传。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大赛及‘红白理事会’大比武活动,通过晾晒比促提高移风易俗宣传实效。同时广泛动员村队干部、党员志愿者等有生力量通过敲门入户、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宣传,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度、满意度。”掌政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马冬樱介绍。(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图片由兴庆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