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6月12日电(记者 程钰)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这种做法是罕见且不合理的,也不符合WTO原则。“相信中方有相应的反制措施,但中方更有充分的意愿与欧方开展磋商,尽量避免贸易战的发生”。
他认为,欧委会之所以成为“吃螃蟹的人”,动机并不完全出于贸易考量。例如,特斯拉在此次临时加征关税中被暂时排除在外,等待补充材料,可以侧面反映出此次征收关税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针对性”。
欧盟中国商会在一份最新声明中指出,欧方对华电动汽车调查政治操弄迹象明显,单边保护主义性强。多家企业及利益攸关方反映,欧方在调查中滥用调查权,采取不当调查行为,包括部分调查方向和领域超出反补贴调查范畴,对企业提出不合理和超出企业举证范围的要求,未给企业和各利益攸关方充足时间应答和举证。
欧盟中国商会同时指出,欧方在调查中还未能充分履行透明度的有关要求,对于所谓补贴如何造成欧盟产业实质损害或者损害威胁的调查,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让各方对调查方法、路径以及结果都怀有强烈质疑。
孙晓红透露说,欧盟此次调查,由于史无前例,无论调查发起方还是应诉方,都很难完成定量分析,导致被调查中国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担心隐私泄漏。他表示,反观欧盟也抱怨中国企业不配合,“但是,欧方应该理解这一点,不应过分索取”。
他指出,实际上,欧洲与中国企业合作能够为其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少欧洲企业也希望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展开合作,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