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东风劲吹 呼和浩特新质生产力勃发

来源:中国网
2024-06-11 16: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于推进产业集群创新耦合发展加快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支持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若干政策》《先进半导体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以政策落地工程为契机,以“2+4”政策矩阵为蓝图,坚定地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每一项决策中。

紧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步伐,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将未来信息产业、未来空间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健康产业、未来能源产业作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的破题方向。同时,积极培育壮大乳业、草业、算力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本地优势产业,携手区域合作伙伴和旗县区政府,共同开展首府优势宣介工程,让新项目、大项目纷纷看中呼和浩特,争相落户。

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呼和浩特市致力于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以“绿色电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努力提升新能源的就地消纳比例。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批复的5个项目中,1个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呼热电火电灵改促新能源消纳项目,25万千瓦风电),4个项目已开复工,计划年内并网。依托绿电绿证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碳及绿电绿证交易培训,指导高耗能企业提高绿电消纳比例。其中和林格尔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等新建数据中心项目绿电使用比例超过60%。

为了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呼和浩特市深知必须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培育内蒙古中环领先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环晶体材料有限公司、大唐药业等企业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财政还投入4500万元资金支持12个市级科技“突围”工程的第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带动企业投入高达1.8亿元。

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支持。呼和浩特市大力实施“五万大学生留呼”“招才引智”等专项行动,通过政策支持,扩大补贴保障范围,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今年已有1.02万名大学生选择留在呼和浩特就业。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在全区率先启动建设人才数据库,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形成集人才招聘、认定、服务、展示、地图于一体的全新人才服务体系,确保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留得好”。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