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选举年,欧美为何总被政治暴力困扰

来源:新华网
2024-06-08 18: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布鲁塞尔/洛杉矶6月7日电 热点问答|这个选举年,欧美为何总被政治暴力困扰

新华社记者李骥志 邰思聪 李学军 高山

欧洲议会选举6日至9日举行,美国大选选举活动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大选投票定在11月。在这个“选举年”,欧洲多国连续出现针对政治人物的暴力事件,其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枪击震惊全球;美国则频现公职人员受暴力威胁与骚扰的情况,而民调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担忧:大选后可能发生政治暴力事件。

欧美为何频频受到政治暴力困扰?会不会有升级风险?

政治极化愈演愈烈

欧洲近年来政治极化愈发严重、经济复苏缓慢,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能源危机等背景下,左右翼势力政见分歧严重,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经济社会发展信心退失,部分激进分子通过暴力手段发泄不满。而在美国,党派对立与争斗、政客交锋与互黑在2024总统选举年加剧,剑拔弩张的政治氛围恐催生更多暴力威胁与暴力行为。

欧洲近期最受瞩目的政治暴力事件发生在5月15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枪击。按照斯洛伐克官员说法,行刺菲佐出于“政治动机”。法国政治学家雅克·鲁普尼克说,刺杀菲佐显示出欧洲政治正在走向极化。

欧洲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类似困扰。波兰总理图斯克5月16日表示,他收到威胁信息。在德国,5月2日,一名绿党党员在埃森市遭到攻击;5月4日,社民党欧洲议会选举候选人埃克在张贴竞选海报时遭到袭击,重伤入院;5月7日,柏林参议员吉费在一家图书馆内遇袭……

而在美国,《纽约时报》近期一篇报道称,美国公职人员受到威胁与骚扰已成为常态。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5月30日被法院陪审团裁定在“封口费”案中有罪后,抨击民主党对他进行“政治猎巫”“操纵审判”以阻止他重返白宫。他的众多蓝领支持者开始在网上威胁暴力报复主审法官或自由派政治人物。

暴力升级风险增大

欧洲政策中心分析师埃里克·莫里斯说,政治暴力愈发频繁发生,是因为“右翼和左翼的激进势力崛起,政治语言越来越不受限制”,政治对手间交流困难。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教授赫尔沃耶·克拉希奇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随着欧洲各国选举进行,中右翼和极右翼政党联盟的政府将会越来越多,政治暴力必将继续。

而在美国,政治暴力并非新鲜事。自建国以来,暴力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一部分,如今尤其易发。

国会大厦骚乱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政治暴力事件之一。路透社去年8月发布调查报道显示,自那以后,美国发生213起政治暴力案件,这证明美国面临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政治暴力潮。

深层问题积重难返

在美国,暴力骚乱、恐怖主义、大规模枪击、反政府抗议活动频次惊人,社会阶层四分五裂,内斗愈演愈烈。西班牙“世界秩序”网站援引人类学研究者彼得·图尔钦的话报道,美国的政治暴力往往关联选举。

特朗普上次成功竞选总统是在2016年,8年来一个明显变化是,特朗普的竞选言行曾让美国政界和媒体“惊骇”到以为会致其自我葬送政治生命,但如今,美国社会似乎对其种种言行越来越习惯。

政治暴力问题究其根本,还是政治矛盾引发,而政治矛盾大多成因复杂、积重难返。因此,面对暴力升级的趋势,欧美解决方式往往流于表面,深层因素很难触及。

克拉希奇说,政治暴力总是伴随着不稳定的政治关系而出现。当今,欧盟内部不再团结,如果不找到办法来应对当前混乱的趋势,这对欧盟未来发展会非常不利。

路透社今年5月份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表明,三分之二美国人担心美国11月大选后可能发生政治暴力事件。特朗普不久前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被问及选后是否会出现政治暴力时回答说:“如果我们没有取得胜利……这取决于选举是否公平。”

【责任编辑:齐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