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舞步燃情,青春热辣滚烫

日前,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比赛在北京市地坛体育馆隆重举行。伴随着激昂欢快的音乐,北京市的健美操健儿们用盛夏舞步点燃梦想,让青春变得滋味丰富,热辣滚烫。

盛夏舞步燃情,青春热辣滚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8: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8: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比赛开幕

日前,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比赛在北京市地坛体育馆隆重举行。伴随着激昂欢快的音乐,北京市的健美操健儿们用盛夏舞步点燃梦想,让青春变得滋味丰富,热辣滚烫。

作为一场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规范性赛事,本次比赛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推进体教融合和青少年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广和促进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发展。在承办单位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专业且高效的组织和北京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赛事吸引了来自72所学校的261个队次报名参赛,其中健美操项目有189个队次,啦啦操项目有72个队,总参赛运动员人数高达1673人。

此次赛事分为健美操和啦啦操两大组别,硬件条件极为优越,为每位选手能够在赛场上展现最佳风采,组委会参照国际赛事标准,采用了最专业的器材。并在竞赛组织、场地布置、后勤保障和医疗救护等方面精心准备,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地进行。

青衿怀壮志,起舞向末来。当激昂欢快的音乐响起,选手们舞姿轻盈、动作流畅,展现出对乐感的灵巧把握和基本功的扎实掌握。青春与激情在舞蹈中碰撞,靓丽芳华在赛场上绽放。个人与团队并肩齐行,责任与担当在默契中传递,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北京市校园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蓬勃朝气。

来自北京市第161中学的宋雨阁练习健美操已经近两年,在她看来,健美操让她锻炼了身体,结交了更多的朋友,通过健美操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她说:“健美操培养了我的团队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注重团队精神,而且意志力更加坚定,在学习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提升学习效率。”

同样来自北京市第161中学的王若曦说:“我练习健美操只有1年的时间,但是健美操不仅让我身体更棒,而且让我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此外,健美操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到健美操训练的时间,我都会感到非常开心。”

北京市第161中学体育教师、校健美操队主教练王珂介绍:“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健美操、啦啦操等项目的发展,在服装、场地、训练时间上,学校都予以支持和保障。学校一直是健美操项目传统校,积极参加北京市和西城区的比赛。通过发展健美操项目,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体能、审美等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北京市第161中学的学生家长何丽表示,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积极学习,合理安排时间,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结识更多的朋友。

除了健美操,啦啦操是本次比赛的另一大项,北京市第20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张馨艺练习啦啦操已4年,在她看来啦啦操不仅培养了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而且学会了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啦啦操让她的身体更加强壮,对于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市第20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体育教师柏游游介绍:“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啦啦操项目的开展,课间、课后活动等,都积极开展啦啦操项目培训。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有孩子参与啦啦操项目,我们正在计划每个年级都设置啦啦操队伍,以促进项目更好发展。啦啦操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姿态,促进其自信心的增强,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的盛宴,更是一场展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盛会。为保证比赛的公正与公平,组委会特邀了42名裁判员组成竞赛团队,裁判员们严格执行竞赛规则,以饱满的热情和统一的标准对每支参赛队伍进行评分,为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并为赛事有序进行提供高质量保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赛事品质,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的魅力和价值,这不仅是本次比赛的目标,也是赛事承办单位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多年来始终所坚持的。

对此,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副会长杨萍表示:“此次赛事不仅报名的学校众多,而且参与学生越来越多。本次赛事我们派出健美操、啦啦操两个裁判组,确保赛事公平公正进行。通过本次赛事,我们看到广大传统校的孩子们水平正在逐年提高,这对于项目发展是很好的带动。未来我们也将积极开展相关赛事,为孩子们搭建更广阔的赛事平台。”

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推动了体教融合和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也为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在学校中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