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企”望 荣昌区公安局经侦支队当好三个“顾问”

不负“企”望 荣昌区公安局经侦支队当好三个“顾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保障到哪里、服务到哪里”。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经侦支队开辟服务企业绿色通道,依托清廉公安建设,通过大量走访调研,问需于企、问计于民,结合辖区人口分布及警情特点,以荣昌工业园区为试点,秉承“亲清服务、防控风险、护航发展”理念,当好企业的三个“顾问”,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畅通、高效、优质的警务服务。

当好保卫顾问

打击破案“守”企安

“你们破案速度太快了,不仅为我们挽回损失,还保障了我们工作有序进行,太感谢你们了!”不久前,辖区某饲料公司负责人刘先生给经侦支队主办该案件的王家树警官打来电话,对民警快侦快破、追赃挽损表示感谢。

2023年3月,经侦支队经侦查发现,辖区内某饲料公司销售经理因个人债务原因,利用职务便利,在公司不知情及本人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侵占了公司20余万款项。荣昌公安立即依法立案侦查,并远赴四川、贵州、重庆三地,走访5个饲料客户,展开调查。于当年4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快速追回大部分赃款,得到辖区企业的高度好评。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经侦支队深入结合“亮剑2024”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对企业的报警求助,快速受理、快速立案、快速侦破、快速结案。此外,支队主动加强与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选择重点区域、行业开展联合执法。并且,经侦支队还与刑侦、治安、网安等部门多警种配合,全链条打击犯罪,对经济犯罪中接收违法资金的卡商,卡农,涉及帮信犯罪的移交刑侦打击处理,涉及非法经营、洗钱犯罪的犯罪团伙发起集群战役,努力实现对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自2023年惠民强企相关措施实施以来,经侦支队严格规范办理案件,累计破获各类涉企案件20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辖区企业平安有序发展。

当好服务顾问

警企联络“听”民声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落地、生存、发展的“营养液”,而“服务”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日前,经侦支队与重庆海特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中盅置业有限公司、重庆市荣昌区华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座谈时,了解到矛盾纠纷是企业一大痛点。经侦支队第一时间安排警力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在防范犯罪、内部管理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安全指引。

“民警定期深入我们企业,及时了解内部防控体系建设状况,以及企业周边治安等情况,共同研究对策,对于不是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也积极协调全力帮助解决。”当天,作为第一家受访企业,园区重庆大西部照明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先生对支队警务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一户一户上门访谈,调研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机制,普及防盗、防抢、防骗常识,提高企业应对违法犯罪侵害的能力。同时我们定期上门回访,并且建立重点企业微信群,加强与重点企业、项目企业负责人的在线沟通,结合个案侦办,及时提出完善企业制度、防范措施的意见建议,堵塞漏洞,最大可能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经侦支队副支队长代军说,通过加强涉众金融风险研判处置、开辟报案“绿色通道”、挂点帮扶重点企业等举措,支队持续提升防范风险效能,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代军介绍,今年2月以来,通过多轮警企覆盖式宣讲,“便宜不想,转账必核”已成为企业及员工共识,钱袋子捂得更紧了。

当好法律顾问

靶向宣教“掀”热潮

为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荣昌区公安局推出暖企十项措施,在追赃挽损、纠纷排查、风险预警等方面高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支队还主动送法上门,开展法律常识咨询、网络安全保护、金融风险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教服务活动,向企业提供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预防经济犯罪常识,指导企业做好防自身犯罪、防外部侵害、防内部职务犯罪等“三防”工作,及时帮助企业及员工“预警”在前,提高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同时,依托数字警务“前哨”,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涉企警情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指导企业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健全内部保卫组织制度,及时提供治安预警、防范指导和法律咨询,最大限度减少刑事案件发生,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以“5.15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经侦支队联合治安、网安、派出所等部门警种,充分发挥“一企一警”工作机制作用,深入辖区各工业园区,在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的同时,广泛向各企业征求意见、建议,送法上门。

今年以来,经侦支队紧密结合“千警进千企”活动,开展涉企法律知识专题培训、警企座谈会等活动11次,联系服务企业15家,解答企业负责人和企业员工提出的政策法律咨询问题160余人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