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西麓:公路上架起“动物廊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梵净山西麓:公路上架起“动物廊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6 15: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6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生物的多样性是梵净山充满生机的关键。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不断加强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梵净山西麓建设多条动物廊道来降低人类活动对动物的伤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梵净山环线,3条生态动物廊道凌驾于公路之上,这些动物廊道,有效的将行人、车辆与栖息地的动物活动与迁徙隔开,极大的降低了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伤害。

廊道建成后,除了动物可以从上面自由来回穿行,廊道上走的最多的就属当地巡管员、护林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梵净山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常年与大山为伴,与动植物为伍。

梵净山管理局紫薇管理总站巡管员代方彬说:“不管天晴下雨、春夏秋冬,我们都开展巡护工作。如遇下雨天,我们要对(动物)廊道巡查,看有没有滑坡,保障动物(从廊道)正常通行。”

近年来,随着《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的颁布,梵净山及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向好。梵净山脚下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群数量也逐年增加,慕名自驾来此观猴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降低观猴游客给猴群带来的干扰,同时也防止野猴伤人,当地在藏酋猴出没路段搭建“猴通道”,实现了护猴、发展两相宜。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变得更加深入,梵净山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变得更加可爱、可亲,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促进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近年来在梵净山环线及核心保护区建成了观猴通道、生物廊道等保护性设施,目前,我们梵净山地区已经探察到野生动植物有7150余种。”印江自治县紫薇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田巡说。(田林 王东|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