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者黑:打造“会展+”,激活旅游消费新动能

2024-05-31 16: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日的普者黑天高云淡,水景涟漪,荷香扑鼻。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牵头,丘北县企业家联合会主办,文山云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仙语青丘谷旅游项目研讨会”在云南省丘北县普者黑会议中心举行。政府、企业及会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普者黑旅游会展产业经济、演艺产业经济发展和对云瑞旅游正在建设的“仙语青丘谷-普者黑国际艺展中心”项目的投资合作和可行性议案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踊跃献计献策,并提供一系列独具创新力的建设性建议。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合作发展中心主任张程,海南会展协会秘书长、博鳌会议中心副总经理张忆农,央视春晚连续五届制片人徐涛,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北京中视乡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农民兄弟乐队队长蒋立炜,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武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高新适宜技术推广办公室主任贺治明,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武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调研员彭飞,远东宏信资本项目负责人王晨宇,中关村乡村振兴赋能中心副主任王德荣,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导演、CCTV15《乡音乡乐》制片、乡村文旅策划人聂明等行业专家参加研讨会。丘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正南、丘北县文旅局局长戚斌、丘北县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施松南、云瑞旅游董事长周建俊等出席研讨会。

近年来,普者黑旅游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内容、服务、特色创新需求和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差异化的旅游IP打造成为普者黑旅游产业发展正迫在眉睫。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仙语青丘谷项目引进国内独一无二的差异化资源,融合打造会展经济、演艺经济为核心的旅游业态,以行业特色培育系统化的流量,对于延展普者黑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非常重要。与会专家就仙语青丘谷项目内容的合作可行性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论证。整个研讨会引经据典创意频现,靶向见地针对有效,充分肯定了普者黑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同时针对普者黑旅游错位发展提出了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文塑旅、以旅兴业,向“深”挺进,加快以创新引领普者黑文、旅、产的高质量“交融”与“互动”。“普者黑—仙语青丘谷生态旅游区”位于普者黑景区核心区入口,是云瑞旅游实施的“丘北县乡村振兴布宜农文旅综合体项目”中的一期农旅结合项目。其总占地面积近7000亩,作为普者黑景区规模最大的大型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普者黑旅游错位行业的地标,云瑞旅游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深入市场分析。在现有景区基础上,对标“海南博鳌”、“云南腾冲”“贵州村超”等模式,深度融合普者黑山水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乡村文化等,打造“旅游、文化、艺术、展览、会议、研学”中心,建设大型景展艺农学一体化旅游综合体。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三大核心亮点:一是建设以全国民歌文化为核心的“普者黑演艺产业IP”新示范,将使普者黑成为全国音乐人的朝圣地,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将成为展示国家“万千工程”成果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施“以歌链村”工程,打造云南“万千工程”样板。二是建设以国际艺展中心为核心的云南旅游景展一体化新模式,通过博鳌云南峰会、非遗文化展会、药食同源养生高峰论坛、全国太极表演大赛等丰富多元的活动,为普者黑旅游注入蓬勃的流量活力。三是建设“景展艺农文一体化旅游综合体”,实施景区联村工程,带动景区周边乡村融入景区发展。通过开展特色农耕种植、民俗民宿、特色餐饮、演艺活动,打造普者黑旅游特色新地标,独一无二的旅游IP,推动普者黑旅游错位云南、出彩全国,形成丘北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引擎。

专家指出,文旅与产业,须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既谋求经济上的增收,也要实现文旅上的增值。研讨会决定,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导完成仙语青丘谷旅游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文旅与产业双向奔赴、相得益彰,着力把仙语青丘谷打造成普者黑旅游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标,景村联动发展的旅游新典范,以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才可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同期,以“普者黑艺展中心”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联动集群建设也将同步进行,将有力的带动景区周边村庄融入到景区服务生态圈,推动仙语青丘谷景区成为云南旅游产业内容创新,联农带农发展的靓丽名片。此外,下半年的7月至9月,“普者黑花脸音乐季”“中国民歌大赛”两大音乐IP打造将完成,10月至12月将先后举办“全国太极拳表演大会”“全国药食同源发展论坛”两场“国字号”文体和康养活动。

研讨会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就项目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北京中视乡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中国民歌大赛暨花脸音乐季承办、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就全国太极拳表演大赛暨药食同源康养高峰论坛承办、海南会展协会就青丘谷会展产业运营合作、远东宏信资本就项目前期投资合作、中关村乡村振兴赋能中心就景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等与云瑞旅游签订可实施的合作协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