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首次中国行代表团走进宁夏

“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首次中国行代表团走进宁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30 21: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来宁夏之前我以为宁夏就是沙漠地区,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我看到了绿色的希望,荒漠治理的成功实践也给了我无限惊喜。”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新汉学博士研究生安喜乐(Thelikada Kankanamge AselaPrabath Kumara)告诉记者。

5月28日至5月31日,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主办的“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中国行”活动,首次中国行代表团来宁考察访问,中国援外学员之家青年代表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安喜乐(Thelikada Kankanamge AselaPrabath Kumara)就是代表团中的一员。据了解,“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会同中外有关方面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多形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国青年民心相通和共同发展,由中外青年领袖共同组成,围绕青年赋能、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主题,通过多形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国青年共同发展和民心相通,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宁夏,代表团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深入宁夏产业园区、工厂和酒庄,走进贺兰山、黄河和沙漠,了解宁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宁夏的生动实践,同时以“青年”为纽带,进一步深化与宁夏友好交流、务实合作。

在宁东国家及能源化工基地,青年代表参访了农光互补和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等项目,深入了解中国西部资源型地区克服困难、调整产业结构,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努力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经验。

在白芨滩和沙坡头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年代表目睹了宁夏人民应对气候变化、积极防沙治沙,实现人“沙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见证了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沙漠焕发新生机的宁夏智慧。

在贺兰山边的志辉源石酒庄,青年代表详细了解宁夏科学治理荒山荒地,因地制宜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经验做法。

在闽宁新貌展示中心,青年代表们见证了闽宁镇从贫瘠的“干沙滩”到繁荣的“金沙滩”的历史性转变。他们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创立的闽宁协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为中国政府有效治理贫困、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事迹点赞。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宁夏银川了,每一次来这里我都觉得很舒服,特别亲切,就像回家了一样,这次了解了闽宁的发展变化,让我觉得非常惊讶,短时间内能把荒地治理成现在生机勃勃的样子,让我感到很惊喜,而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也会带回到俄罗斯,让更多人了解宁夏银川的成功经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博一学生梅丽莎(Baidak Melissa)说。

5月29日晚,在青年领袖友谊之夜交流联谊活动中,青年代表与宁夏代表欢聚一堂,畅叙友谊、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大家一致认为青年是推动全球发展、建设美好世界的生力军,愿意加强与宁夏各界特别是青年领域的交流,拓展务实合作。

通过此次宁夏之行,青年代表们深刻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点,也对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的核心理念和深远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青年代表对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也激发了青年们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热情。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李婷钰 刘天怡)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